长江有机碳通量的季节变化及三峡工程对其影响

被引:35
作者
林晶
吴莹
张经
杨世伦
朱卓毅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河口海岸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溶解有机碳; 颗粒有机碳; 有机碳通量; 长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0804 ; 082803 ;
摘要
2003年6月2005年7月在长江口每月采集表层水样,测定溶解有机碳(DOC)和颗粒有机碳(POC).结果表明,DOC和POC平均浓度分别为1.59±0.21和0.91±0.42mg/L,其中枯季的DOC浓度较洪季高,而POC则呈相反趋势.POC浓度与水体中总悬浮颗粒物(TSM)浓度有显著性正相关关系,在TSM中的POC%随着TSM浓度的增加而减小.2003,2004年长江的DOC通量分别为1.32×106t和1.20×106t,POC通量分别为2.69×106t和1.63×106t,约76%的总有机碳在洪季输送入海,组成以颗粒态为主.2003~2004年间POC通量急剧减少,DOC通量与POC通量的比值迅速增大,可能与三峡水库对颗粒物的拦蓄、改造及富营养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246 / 24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长江下游大通—镇江河道干流水流挟沙力公式 [J].
方波 .
人民长江, 2004, (12) :42-44
[2]   北江流域有机碳侵蚀通量的初步研究 [J].
高全洲 ;
沈承德 ;
孙彦敏 ;
易惟熙 .
环境科学, 2001, (02) :12-18
[3]  
Riverine organic carbon in the Xijiang River (South China): seasonal variation in content and flux budget[J] . Q. Gao,Z. Tao,C. Shen,Y. Sun,W. Yi,C. Xing.Environmental Geology . 2002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