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兔眼结膜的神经分布及其在失血性休克时针刺效应的组化观察

被引:1
作者
文琛
夏亚钦
赵长龙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针灸研究所
关键词
结膜; 家兔眼; 儿茶酚胺; 致密; 眼睑; 苯胺; 针刺效应; 血原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 肾上腺素能神经递质; 组化; 神经分布;
D O I
10.13703/j.0255-2930.1987.03.024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 针刺治疗冠心病能改善眼结膜的微循环。针刺入中具有抗休克作用的中心环节是改善心血管功能。国内外报道多认为这种生理效应的传出途径与交感神经系统有密切关系。本文以组化方法观察了家兔眼结膜的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家兔肝实质的交感神经分布及其在失血性休克时的针刺效应 [J].
文琛 ;
赵长龙 .
针刺研究, 1986, (04) :252-257
[2]   针刺“人中”对失血性休克家兔心肌的组织化学观察 [J].
夏亚钦 ;
文琛 .
针刺研究, 1985, (04) :310-313
[3]   针刺“人中”对失血性休克家兔肾上腺髓质儿茶酚胺组化影响的初步观察 [J].
刘金兰 ;
夏亚钦 ;
张振莉 ;
文琛 .
中国针灸 , 1984, (05) :30-34
[4]   以显示儿茶酚胺荧光和胆碱酯酶的组织化学方法观察大白鼠皮下组织的神经分布 [J].
文琛 ;
刘金兰 ;
张振丽 ;
刘志云 .
解剖学报, 1982, (03) :300-306+342
[5]  
全国针麻研究资料选编. 辽宁师范学院生物系. 上海人民出版社 . 1977
[6]  
Distribution of norepinephrine in the fat ling bovine heart. Vogel JHK, et al. Circulation Research . 19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