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地域功能的土地利用协调研究——以长株潭生态绿心暮云镇为例

被引:8
作者
唐常春 [1 ,2 ]
樊杰 [2 ]
陈小良 [2 ,3 ]
机构
[1] 长沙理工大学土木与建筑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3] 不详
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地域功能; 土地利用; 协调; 暮云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论文以长株潭生态绿心暮云镇为例,基于地域功能及其格局视角,采用整体协调性(C1)和有效协调性(C2)等指标,分析土地利用现状态势与地域功能规划的数量协调性、空间协调性、主要协调问题及效应。研究结果表明:暮云镇生态空间C1为54%,C2为69.81%,存在较大缺口,应新增面积高达802.95 hm2,绿心建设任重道远,需重点加强东北部—东部山林生态和北部绿带建设;农业空间C1为38.08%,C2为91.28%,转换潜力较大,但应加强区内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提升生产效能和生态服务功能;建设空间C1为36.11%,C2为82.94%,增长速度过快,威胁生态绿心功能定位及格局形成,扩展速度与空间布局亟需优化调整。研究区应实行功能空间三重保障、统筹城乡人口与用地、建设适度复合功能空间及构建区域协调长效机制,促进土地利用与地域功能协调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645 / 165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生态-生产-生活功能协调的长江岸线资源开发与管理 [J].
曹玉红 ;
曹言红 .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11, 36 (10) :176-179
[2]   鄂尔多斯主体功能区划分及其土地可持续利用模式分析 [J].
蒙吉军 ;
周平 ;
艾木入拉 ;
刘洋 .
资源科学, 2011, 33 (09) :1674-1683
[3]   闽北典型盆地土地利用系统协调性研究——以周宁县狮浦盆地为例 [J].
梁发超 ;
刘黎明 ;
许瑾璐 .
地理科学, 2011, 31 (04) :447-452
[5]   我国主体功能区规划的时代背景、科学内涵、目标导向和政策框架(英文) [J].
樊杰 ;
陶岸君 ;
任晴 .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2010, 1 (04) :289-299
[6]   北京城市功能区土地利用协调度分析 [J].
谭峻 ;
苏红友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10, (04) :117-121
[7]   杭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建设用地控制成效研究——界线评价法的引进与实践 [J].
冯科 ;
吴次芳 ;
韩昊英 ;
吴宇哲 .
自然资源学报, 2010, 25 (03) :376-385
[8]   吉林省延边朝鲜自治州土地利用与生态环境协调度分析 [J].
陈兴雷 ;
李淑杰 ;
郭忠兴 .
中国土地科学, 2009, 23 (07) :66-70+78
[9]   基于主体功能区划的广州市土地资源安全评价 [J].
郑荣宝 ;
刘毅华 ;
董玉祥 ;
朱高儒 .
地理学报, 2009, 64 (06) :654-664
[10]   中国生态系统服务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李文华 ;
张彪 ;
谢高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9, 24 (01) :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