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西平原区荒地农业开发后表层土壤理化性质变化

被引:1
作者
张保华
白振华
张秀玲
张金萍
汤庆新
董杰
周长辉
机构
[1] 聊城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关键词
聊城市; 盐碱地; 风沙土; 开发;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 [土壤化学、土壤物理化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荒地的农业开发利用可以有效缓解当前耕地减少的现状,了解荒地开发后土壤质量状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山东省西部平原区为研究区域,通过代表性地块取样分析并与第二次土壤普查对比,初步结论如下:耕层土壤各项物理性质有不同程度的改良,个别地块改良效果不明显;养分含量增加明显,但速效养分含量偏高,产量仍属中低产水平。
引用
收藏
页码:581 / 58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2007年湖南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J]. 湖南政报. 2008(07)
[2]  
黄河故道盐碱荒地“10631”开发治理模式研究[J]. 王新明,李守国,张欣,杨克涛.水利电力科技. 2007(01)
[3]  
黄河故道盐碱荒地“10631”开发治理模式研究[J]. 王新明,李守国,张欣,杨克涛.水利电力科技. 2007 (01)
[4]   松嫩平原风沙化土地治理开发模式 [J].
孙中峰 ;
王维国 ;
李文淑 ;
荣建东 .
黑龙江水专学报, 2000, (02) :19-21
[5]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M]. 农业出版社 , 中国农业百科全书总编辑委员会畜牧业卷编辑委员会,中国农业百科全书编辑部编, 1996
[6]  
http://www.lcgtzy.gov.cn/nei.asp?id=197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