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里木盆地塔中地区上奥陶统礁滩体基质次生孔隙成因——以塔中62井区为例

被引:26
作者
孙玉善
韩杰
张丽娟
谭泽金
机构
[1] 中国石油塔里木油田公司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塔里木盆地; 塔中62井区; 礁滩体; 基质次生孔隙; 溶蚀作用; TSR(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应用多种镜下微观分析方法,探讨塔中地区塔中一号带上奥陶统良里塔格组礁滩体基质次生孔隙的形成机理,并依据成岩演化序列进行了追踪分析。研究认为,该区良里塔格组储集层基质次生孔隙主要形成于中—深埋藏环境下的中成岩阶段:塔中一号断裂带沟通了中寒武统膏岩层和中下寒武统烃源岩层,在高温下发生硫酸盐热化学还原反应(TSR),产生的高温、高H2S含量的溶液沿断层和破裂带进入储集层进行溶蚀(被溶蚀组分以含藻或藻粘结的泥晶灰岩砂屑和渗流粉砂为主),形成了以粒内溶孔、铸模孔和粒间溶孔为主的基质次生孔隙。台地边缘的粒屑滩亚相是易溶组分的富集带,即形成基质次生孔隙的有利相带,因此该亚相内裂隙体系发育带是优质储集层有利分布区。
引用
收藏
页码:541 / 547+589 +589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塔中地区古生界热化学硫酸盐还原作用与原油中硫的成因 [J].
蔡春芳 ;
邬光辉 ;
李开开 ;
陈利新 ;
李梅 ;
李宏涛 .
矿物岩石地球化学通报, 2007, (01) :44-48
[2]   TSR(H2S)对石油天然气工业的积极性研究——H2S的形成过程促进储层次生孔隙的发育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马永生 ;
梁英波 ;
郭彤楼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3) :141-149
[3]   四川盆地深部海相优质储集层的形成机理及其分布预测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6, (02) :161-166
[4]   中国高含硫化氢天然气的形成及其分布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李剑 ;
金强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4, (03) :18-21
[5]  
碳酸盐岩储层沉积学[M]. 地质出版社 , 马永生等著, 1999
[6]  
张宝民,张立平,贾进华,等. 塔中奥陶系古潜山碳酸盐岩储层特征与评价 . 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