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姜黑土区秸秆还田与肥料配施对夏玉米生育和产量的影响

被引:8
作者
文廷刚 [1 ]
王维新 [2 ]
杜小凤 [1 ]
顾大路 [1 ]
杨文飞 [1 ]
钱新民 [1 ]
吴雪芬 [1 ]
王伟中 [1 ]
机构
[1] 淮安市农业科学研究院
[2] 泗洪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关键词
砂姜黑土; 秸秆还田; 肥料配施; 玉米;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为探索在苏北平原砂姜黑土区推广小麦秸秆还田技术,以‘苏玉23’为材料,通过设置小麦秸秆不还田、小麦秸秆还田和有机肥、常规肥配施等5种处理方式,研究了其对玉米出苗、茎秆形态、干物质积累分配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秸秆不还田+不施肥料(T0)对玉米出苗质量、植株生长发育、干物质积累分配、穗部性状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均造成不利影响。小麦秸秆还田+肥料配施处理(T2、T3、T4)能显著改善当季玉米的出苗质量和幼苗素质,有利于植株的正常发育。与对照化肥处理相比,小麦秸秆还田+常规施肥(T2)虽能改善玉米出苗质量和茎秆形态,但对玉米穗部特征和产量有不利影响。T2处理缩短穗长,降低千粒重6.7%,导致减产8.4%;而小麦秸秆还田+有机肥配施或优化施肥处理(T3、T4)均有促进作用,出苗素质显著提高,其中以小麦秸秆还田+优化施肥处理(T4)效果最显著。与对照(T1)相比,T4处理的穗粒数和千粒重分别增加24.0%和6.7%,增产5.8%。播种后15天,T4处理的出苗率达到77.9%,比对照增加4.9%,出苗均匀度提高14.4%,为玉米增产提供了保障。可见,砂姜黑土区小麦秸秆还田能改善当季玉米的出苗质量、促进玉米植株的生长发育,有利于干物质向籽粒转移,配施有机肥和优化施肥能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其中以优化施肥效果更佳。
引用
收藏
页码:156 / 162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安徽省淮北市作物秸秆资源状况分析 [J].
王晓斌 ;
武际 ;
高凤梅 ;
夏伟光 ;
郭熙盛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29 (20) :153-156
[2]   小麦秸秆还田对玉米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初探 [J].
朱丽君 ;
李布青 ;
施六林 ;
周婷婷 ;
肖文娜 ;
陈志龙 ;
葛昕 .
中国农学通报, 2013, (09) :123-128
[3]   秸秆还田对半干旱区农田土壤养分含量及玉米光合作用的影响 [J].
徐萌 ;
张玉龙 ;
黄毅 ;
张玉玲 ;
虞娜 ;
闫洪亮 ;
邹洪涛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2, (04) :153-156
[4]   秸秆还田方式对旱地玉米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J].
解文艳 ;
樊贵盛 ;
周怀平 ;
关春林 ;
杨振兴 .
农业机械学报, 2011, 42 (11) :60-67
[5]   秸秆还田对耕地质量及稻麦产量的影响 [J].
曾洪玉 ;
唐宝国 ;
蔡建华 ;
毛伟 ;
赵新农 ;
姚开文 ;
刘雪基 .
江苏农业科学, 2011, 39 (04) :499-501
[6]   长期施肥和秸秆还田对红壤水稻土氮素分布和矿化特性的影响 [J].
马力 ;
杨林章 ;
肖和艾 ;
殷士学 ;
夏立忠 ;
李运东 ;
刘国华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1, 17 (04) :898-905
[7]   秸秆还田对冬小麦根际土壤酶活性及产量的影响 [J].
杨文平 ;
王春虎 ;
茹振钢 .
河南农业科学, 2011, 40 (07) :41-43
[8]   长期秸秆还田对黄土旱塬区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春霞 ;
郝明德 ;
谢佰承 .
甘肃农业科技, 2010, (02) :18-20
[9]  
不同耕作方式和秸秆还田对麦田土壤有机碳含量的影响[J]. 田慎重,宁堂原,王瑜,李洪杰,仲惟磊,李增嘉.应用生态学报. 2010(02)
[10]   秸秆腐解物覆盖对园林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J].
时连辉 ;
韩国华 ;
张志国 ;
刘登民 ;
王清萍 .
农业工程学报, 2010, 26 (01) :113-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