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洪涝灾害的经济社会易损性评价

被引:3
作者
沈子琦
葛鹏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关键词
模糊综合评价; 模糊层次分析法; 经济社会易损性; 洪涝灾害; 河南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在分析洪涝灾害对经济社会深刻影响的基础上,构建了经济社会易损性评估指标体系,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并结合模糊层次分析法,对河南省洪涝灾害进行了经济社会易损性评价。结果表明:①河南省洪涝灾害经济社会易损性水平最高的是郑州市和周口市,但是两者高易损性的决定因素各不相同;②GDP密度是决定经济易损性的最重要因素,而老幼人口比例是决定人口易损性的最重要因素;③不同区域在防治洪涝灾害时,应针对其易损性决定因素的不同而采取不同措施。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After the Rain-Learning the Lessons from Flood Recovery in Hull. Whittle R,Medd W,Deeming H,et al. . 2010
[2]   太湖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洪涝灾害响应 [J].
高俊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2, (02) :150-156
[3]   湖南省洪涝灾害脆弱性评估和减灾对策研究 [J].
汪朝辉 ;
王克林 ;
熊鹰 ;
许联芳 ;
杨勋林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3, (06) :586-592
[4]  
At Risk: Natural Hazards, People’s Vulnerability, and Disasters. Blaikie P,Cannon T,Davis I,Wisner B. . 1994
[5]   水土资源对旱涝灾害的承险脆弱性研究方法探讨 [J].
龙鑫 ;
成升魁 ;
甄霖 ;
杨莉 ;
姜鲁光 .
资源科学, 2010, 32 (05) :1000-1005
[6]   自然灾害综合研究的新进展——脆弱性研究 [J].
商彦蕊 .
地域研究与开发 , 2000, (02) :73-77
[7]  
Revealing the Vulnerability of People and Places: A Case Study of Georgetown County, South Carolina[J] . Susan L. Cutter,Jerry T. Mitchell,Michael S. Scott. &nbspAnnals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 . 2000 (4)
[8]  
Mitigating Natural Disasters: Phenomena, Effects and Options-A Manual for Policy Makers and Planners. United Nations,Department of Humanitarian Affairs. . 1991
[9]   再论灾害研究的理论与实践 [J].
史培军 .
自然灾害学报, 1996, (04) :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