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唑酮、三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形态和生理的影响

被引:25
作者
史建荣
王裕中
方中达
机构
[1] 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
[2] 南京农业大学
关键词
畸形; 小麦纹枯病菌; 三唑酮; 醇含量; 菌丝细胞; 三唑醇; 药剂处理; 麦角固醇; 麦角甾醇;
D O I
10.13926/j.cnki.apps.1992.03.005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在加入三唑酮(Triadimefon)或三唑醇(Triadimenol)的培养液中生长时,菌丝形态和生理发生明显的改变。菌丝畸形,表现为细胞肿大,细胞分隔处菌丝缢缩;药剂处理后,等量菌丝的麦角甾醇含量下降,1、5μg/ml的三唑酮和三唑醇处理,麦角甾醇含量比对照减少45.155.9%和27.5、48.9%;菌丝在药剂处理后,电解质渗漏增加,5μg/ml药剂处理一小时后,三唑酮组的菌丝之细胞电解质渗漏达2.58%,三唑醇组的渗漏为2.19%,空白对照组仅为0.65%。本研究结果表明,三唑酮、三唑醇对小麦纹枯病菌具有直接的伤害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百坦、粉锈宁等药剂处理种子防治小麦纹枯病 [J].
王裕中 ;
杨新宁 ;
史建荣 .
江苏农业学报, 1988, (04) :2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