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村镇旅游规划与开发模式探讨——以黟县西递古村落为例

被引:9
作者
朱桃杏 [1 ]
陆林 [2 ]
机构
[1] 石家庄铁道学院经济管理分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旅游学院
关键词
传统村镇; 规划与开发模式; 西递古村落;
D O I
10.13319/j.cnki.sjztddxxbzrb.2007.01.021
中图分类号
F592.7 [地方旅游事业];
学科分类号
020202 ;
摘要
传统村镇旅游发展存在着旅游过程生活化与村镇设施功能实用性、景区面积有限性与旅游者人数增长、传统村镇景区面积局限性与旅游者人数增长等之间的矛盾。结合西递古村落实际,认为传统村镇旅游地在发展过程中应坚持“修旧如旧”的原则,对少部分村落内居民进行迁居,同时坚持景区分区、建筑分类、游览分线、服务建区等规划与开发构想,考虑资源本体特征和游客需求等要素,合理开发。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递古村落空间构成模式研究 [J].
彭松 .
规划师, 2004, (03) :85-87
[2]   延续与发展——一条旅游发展轴的诞生 [J].
段德罡 ;
洪亘伟 .
规划师, 2003, (05) :26-30
[3]   古村镇保护规划若干问题讨论 [J].
朱光亚 .
小城镇建设, 2002, (02) :66-70
[4]   徽州文化景观初步研究 [J].
黄成林 .
地理研究, 2000, (03) :257-263
[5]   “历史文化保护区”保护与发展之初探──西递古村保护规划简介 [J].
程远 .
华中建筑, 1999, (04) :78-81
[6]   古朴的建筑 悠久的文化——徽州文化观念对徽派建筑的影响 [J].
宁玲 ;
周颖 .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7, (02) :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