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理想性与现实性

被引:3
作者
刘同舫 [1 ,2 ]
机构
[1] 华中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关键词
马克思; 人类解放理论; 理想性; 现实性;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03 [历史唯物主义(唯物史观)];
学科分类号
010101 ;
摘要
马克思的人类解放作为理想,既来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是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在理论研究中非常有必要挖掘马克思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类解放之理想性与现实性的区分,特别是要注重挖掘其现实性层面的理论,构建现实性的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体系。当代中国马克思人类解放理论的研究必须实现从理想性维度到现实性维度的转变,即从马克思致力于理想社会的理想性到依据现实生活的现实性的转变。
引用
收藏
页码:34 / 38+159 +15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依然在路上:穿越历史大弯道的个人与社会 [J].
杨敏 ;
郑杭生 .
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7, (06) :47-57
[2]   论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理想性与现实性的界分 [J].
王南湜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5) :39-43
[3]   论全球化时代的马克思主义国家理论 [J].
郁建兴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2) :43-55+20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译;.人民出版社.2001,
[5]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编.人民出版社.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