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河道对沿岸地下水环境影响规律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超
李勇
包振琪
机构
[1]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关键词
污染河道; 地下水环境; 现场观测; 去除率;
D O I
10.14042/j.cnki.32.1309.2002.05.001
中图分类号
X523 [地下水];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江苏奎河为例 ,观测研究奎河污染物CODCr、NH+4 N、NO-3 N、Cl-入渗进入地下水中发生物理、化学及生物变化的时空分布规律 ,分析河道沿岸土壤对污染物的去除能力。结果表明 :河床的土壤对污染物CODCr具有很高的去除率 ,对NH+4 N亦有较高的去除率。河道中的NO-3 N在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 ,但由于NH+4 N、NO-2 N等污染因子转化成NO-3 N ,因此该浓度不一定会明显降低。Cl-是保守性污染因子 ,入渗过程中虽有一定的去除率 ,但仍对沿岸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因此 ,当污染河道中污染因子是保守性物质时 ,必须考虑对沿岸地下水源地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35 / 54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徐州市奎河河流——地下水渗流系统处理水体中氮[J]. 吴耀国,王超,王惠民.上海环境科学. 2000(01)
[2]   污染物在非饱和土壤中迁移规律的试验研究 [J].
王超,阮晓红,朱亮 .
河海大学学报, 1996, (02) :7-13
[3]  
徐州市奎河河流——地下水渗流系统处理水体中氮[J]. 吴耀国,王超,王惠民.上海环境科学. 2000 (01)
[4]  
污水处置理论及技术[M]. - 河海大学出版社 , 王超编著, 1998
[5]  
Simulation of water and nitrogen dynamics in soils during wastewater applications by using a finite-element model[J] . Vassilis Z. Antonopoulos.Water Resources Management . 1993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