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针不同穴组对脑缺血大鼠血浆和脑组织内皮素、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含量的影响

被引:22
作者
胡蓉 [1 ]
严洁 [2 ]
李铁浪 [2 ]
机构
[1] 湖南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2] 湖南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
关键词
脑缺血; 电针; 神经行为学评分; 内皮素;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
D O I
10.13702/j.1000-0607.2008.03.006
中图分类号
R245 [针灸学、针灸疗法];
学科分类号
100512 ;
摘要
目的:探讨督脉取穴法("水沟""百会"穴)和背俞穴取穴法("肝俞""肾俞"穴)抗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作用机制,并比较两者的针刺效应。方法:将雄性SD大鼠60只随机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水沟-百会组、肝俞-肾俞组,每组15只。采用颈外动脉插入线栓法建立大鼠大脑中动脉局灶性脑缺血(MCAO)模型,电针参数为疏密波,2/30Hz,电流2mA,持续30min,每12小时1次,共电针6次。假手术组及模型组仅作相应时间点捆扎,不进行针刺。观察神经行为学评分;放射免疫法测血浆和脑组织中血管内皮素(ET)和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含量。结果: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后,与假手术组比较:神经功能障碍加重,血及脑组织ET含量明显升高,而CGRP含量明显降低(P<0.05或P<0.01)。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后,针刺各组与模型组比较:电针水沟-百会组及肝俞-肾俞组对行为学评分有不同程度的改善,并在缺血48h后产生效应;脑组织ET含量降低(P<0.01),但对血浆ET含量无明显影响(P>0.05);血浆及脑组织CGRP含量升高(P<0.05或P<0.01)。两电针组之间上述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电针水沟-百会组和肝俞-肾俞组能有效改善行为学评分,对大鼠MCAO急性脑缺血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2)电针水沟-百会组和肝俞-肾俞组通过降低ET含量和促进CGRP合成、分泌及释放来发挥其对急性脑缺血损伤的保护作用,且两组针刺效应相近。
引用
收藏
页码:169 / 17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REVERSIBLE MIDDLE CEREBRAL-ARTERY OCCLUSION WITHOUT CRANIECTOMY IN RATS [J].
LONGA, EZ ;
WEINSTEIN, PR ;
CARLSON, S ;
CUMMINS, R .
STROKE, 1989, 20 (01) :84-91
[2]  
实验针灸学.[M].李忠仁主编;.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
[3]  
动物实验方法学.[M].孙敬方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4]   降钙素基因相关肽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的保护作用 [J].
花放 ;
方秀斌 ;
张璐 ;
丁小慧 .
卒中与神经疾病, 2002, (06) :331-334
[5]   CGRP和NGF对大鼠全脑缺血再灌注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的影响 [J].
花放 ;
方秀斌 ;
张璐 ;
丁小慧 .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2, (05) :269-271+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