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度变革、劳动投入与中国农业发展

被引:9
作者
柳直勇 [1 ]
李雪晴 [2 ]
魏汉泽 [3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
[2]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财务处
[3] 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
关键词
制度变革; 劳动投入; 过密化;
D O I
10.19365/j.issn1000-4181.2016.01.011
中图分类号
F320 [方针政策及其阐述];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往文献在解释建国以来我国农业所取得的进展时,经常把制度作为关键要素。然而,新制度经济学式的激励结构分析可能过分地强调了制度变革所引致的有效劳动投入变化的决定性作用。本文利用固定效应模型对全国24省区面板数据进行研究发现,劳动投入对农业生产贡献不明显,生产率稳步提高的关键是现代要素投入的增加。改革开放以来的一系列制度变革的核心影响并非劳动激励的改变,而是重构市场主体、促进农业资本积累和现代要素通过市场交换进入农业生产。
引用
收藏
页码:3 / 1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2]   我国农业部门劳动力投入的经济增长效应 [J].
杨帆 ;
夏海勇 .
人口与经济, 2012, (05) :8-13
[3]   三大历史性变迁的交汇与中国小规模农业的前景 [J].
黄宗智 ;
彭玉生 .
中国社会科学, 2007, (04) :74-88+205
[4]   中国农村经济制度变迁与农业增长——对1978—2004年中国农业增长的实证分析 [J].
乔榛 ;
焦方义 ;
李楠 .
经济研究, 2006, (07) :73-82
[5]   中国土地产权制度对农业经济增长的影响——对1949--1978年中国大陆农业生产效率的实证分析(英文) [J].
黄少安 ;
孙圣民 ;
宫明波 .
SocialSciencesinChina, 2005, (04) :50-63
[6]   过密型农业生产的社会背景 [J].
赵冈 .
中国经济史研究, 1997, (03) :130-135
[7]  
农民的道义经济学.[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12,
[8]  
杜润生文集.[M].杜润生; 著.山西经济出版社.2008,
[9]  
云南三村.[M].费孝通;张之毅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10]  
江村经济.[M].费孝通著;.商务印书馆.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