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管理的制度化和绩效——以组织的非正式制度为视角

被引:2
作者
谢志岿 [1 ]
曹景钧 [2 ]
孙莹 [3 ]
机构
[1] 深圳市社会科学院
[2] 香港中文大学政治与行政学系
[3] 中山大学
关键词
土地管理; 制度化; 制度失衡; 组织的非正式制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摘要
制度化是制度形成、制度认同和制度践行的连续过程。无论从制度成型化、制度认同和执行情况,还是从管理结果来看,我国当前土地管理尚未达到高度制度化的程度。地方政府在现有制度结构下针对土地管理正式制度采取的各种高度同形化的非正式规则(制度),是影响土地管理制度化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地方政府非正式运作的根源在于,现有的制度安排尚不适应社会转型期外部利润的变化,没有建立各相关方合理的利益实现和调节机制。因此,若要提升国家的治理能力,必须深入研究影响治理过程和效果的组织性非正式制度及其根源,并完善体制机制,作出能够平衡各方利益的、合理的制度安排。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如何制度化解决当前中国土地问题——对土地管理制度改革目标模式的探讨 [J].
谢志岿 ;
曹景钧 .
中国行政管理, 2012, (01) :48-52
[2]   社会变迁过程中的结构紧张 [J].
李汉林 ;
魏钦恭 ;
张彦 .
中国社会科学, 2010, (02) :121-143+223
[3]  
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M]. 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谢志岿著, 2005
[4]  
Central-local relations in china during the reform era: The economic and institutional dimensions[J] . Yasheng Huang. World Development . 1996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