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土石混合坡面细沟水动力学特征室内试验

被引:12
作者
李天阳 [1 ]
何丙辉 [1 ]
雷廷武 [2 ]
陈展鹏 [1 ]
张怡 [3 ]
机构
[1] 西南大学资源环境学院,三峡库区生态环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
[3]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汶川震区; 滑坡堆积体; 细沟侵蚀; 土石混合; 水动力学;
D O I
10.13243/j.cnki.slxb.2014.08.002
中图分类号
P642.22 [滑坡]; TV131 [水力理论、计算、实验];
学科分类号
0837 ; 0801 ; 080103 ; 080104 ; 081502 ;
摘要
野外测定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休止角、土石混合坡面容重、土壤(<2 mm)与碎石(2~7 mm)比例,以此作为模拟研究的参数范围,开展了室内土石混合高陡坡面放水冲刷试验,研究了不同流量、坡度与石土比例组合下的水动力学特征。结果表明:34°坡面各流量及36°坡面4 L/min组合下,全土情况的水流流速均显著大于含碎石情况下的水流流速,在36°坡面8 L/min,12 L/min情况下,含碎石情况的水流流速逐渐增大并超过全土情况;各组合水流流速均随冲刷时间的延长而减小。石土比例对雷诺数Re的影响较复杂,在试验时段内各组合的水流基本属于过渡流或紊流。石土比例对弗劳德数Fr的影响规律与流速相似,Fr随冲刷时间延长而逐渐从急流转变为缓流,其中含碎石情况相比全土情况表现更加明显。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随冲刷时间先缓慢增加后迅速增加再急速下降,全土情况下的f值介于0.16~14.40,含碎石情况下f值介于0.16~29.68。Darcy-weisbach阻力系数f与Re呈负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892 / 90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工程堆积体水动力学参数及其产沙效应 [J].
李宏伟 ;
牛俊文 ;
宋立旺 ;
王文龙 ;
李世峰 ;
黄鹏飞 ;
王莎 .
水土保持学报 , 2013, (05) :63-67
[2]   工程堆积体陡坡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 [J].
张乐涛 ;
高照良 ;
田红卫 .
水土保持学报, 2013, 27 (04) :34-38
[3]   汶川震区滑坡堆积体体积三维激光扫描仪测量与计算方法 [J].
陈展鹏 ;
雷廷武 ;
晏清洪 ;
胡恒 ;
熊明彪 ;
李振林 .
农业工程学报, 2013, 29 (08) :135-144
[4]   砒砂岩地区坡面径流水动力学特性研究 [J].
苏涛 ;
张兴昌 ;
赵怀玉 .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39 (08) :203-209
[5]   苜蓿草地侵蚀产沙过程及其水动力学机理试验研究 [J].
肖培青 ;
姚文艺 ;
申震洲 ;
杨春霞 .
水利学报, 2011, 42 (02) :232-237
[6]   黄土高原坡沟系统径流水动力学特性试验 [J].
魏霞 ;
李勋贵 ;
李占斌 ;
沈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10) :19-24
[7]   坡面流水动力学参数对土壤分离能力的定量影响 [J].
柳玉梅 ;
张光辉 ;
李丽娟 ;
韩艳峰 .
农业工程学报, 2009, 25 (06) :96-99
[8]   汶川地震诱发滑坡灾害的数量与面积 [J].
许冲 ;
戴福初 ;
姚鑫 .
科技导报, 2009, 27 (11) :79-81
[9]  
12汶川地震崩塌滑坡分布特征及影响因子评价——以都江堰至汶川公路沿线为例[J]. 庄建琦,崔鹏,葛永刚,朱颖彦,刘应辉,裴来政.地质科技情报. 2009(02)
[10]   汶川八级地震滑坡特征分析 [J].
殷跃平 .
工程地质学报, 2009, 17 (01) :29-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