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和诊断标准的研究

被引:102
作者
张世明
叶锐彬
虞亚明
马建
刘波
梁翼
沈海
秦雪飞
王小勇
机构
[1] 国家体育总局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
[2] 国家体育总局成都运动创伤研究所 成都
关键词
运动性疲劳; 中医分型; 诊断标准;
D O I
10.16038/j.1000-6710.2003.01.010
中图分类号
R87 [运动医学];
学科分类号
100216 ;
摘要
目的 :从中医角度探讨运动性疲劳的本质和发生机理 ,寻找消除运动性疲劳的方法 ,科学指导用药。方法 :以国家标准GB/T1 675 1 -1 997为依据 ,在对 70 6名优秀运动员运动性疲劳症状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 ,探讨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以及常见疲劳证的诊断标准。结果 :运动性疲劳可分为形体疲劳证、脏腑疲劳证和神志疲劳证 3种类型。常见疲劳证候是筋肉疲劳酸痛证 ,关节、骨疲劳证 ,阴虚 (液、津亏 )证 ,阴阳两虚证 ,气血两虚证 ,失眠证 ,肾气不足证 ,脾胃功能失调证和月经失常证等 9种。提出以症状为主 ,舌象、脉象为辅的诊断方法 ,更符合运动训练实际的需要。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1+101 +1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中药复方补剂和清剂抗体力性疲劳作用的研究 [J].
余谦 ;
宋开源 ;
罗永芬 ;
刘旭光 ;
余曙光 ;
向宏发 ;
黄泳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9, (04) :300-304
[2]   运动性疲劳的中医分型与诊断研究 [J].
张世明 ;
虞亚明 ;
马健 ;
蒋麟 ;
梁翼 .
体育科学, 1998, (06) :59-63
[3]   补肾中药对大鼠运动性低血睾酮的调整作用 [J].
钱风雷,曾凡辉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 (04) :320-322
[4]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的研究进展 [J].
解丽芳 ;
郭义 ;
王玉兴 ;
杨育周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8, (01) :67-69
[5]   中药复方“体复康”对运动性疲劳大鼠血乳酸、β-内啡肽、亮氨酸脑啡肽及强啡肽A1-13影响的实验研究 [J].
杨维益 ;
陈家旭 ;
梁嵘 ;
王天芳 ;
李峰 ;
董浩 ;
康纯洁 ;
刘晓兰 ;
吕丹云 ;
周未艾 ;
王启荣 .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1997, (04) :37-40+73
[6]   中医药抗运动性疲劳研究概况与展望 [J].
陈家旭 ;
杨维益 ;
梁嵘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7, (01) :50-54
[7]   运动性疲劳的预防与中药治疗 [J].
宣大吾,陈晓萍 .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 1995, (02) :311-311
[8]   中医补肾药、补脾药对运动员机能状态及运动能力影响的综合观察 [J].
万劲 ;
谢敏豪 ;
邓静 ;
方子龙 ;
高峡 ;
杨则宜 ;
杨天乐 ;
冯炜权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4, (04) :202-206+255
[9]   健脾理气法对骨骼肌能量代谢影响的研究 [J].
杨维益,梁嵘,杨敏,贾旭,李峰,文平,杨淑珍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4, (01) :28-31+65
[10]   运动性疲劳和恢复过程研究的新进展 [J].
冯炜权 .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1993, (03) :161-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