溜砂坡动力学特性实验及防治

被引:16
作者
蒋良潍
姚令侃
蒋忠信
李仕雄
机构
[1]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2] 铁道第二勘察设计院
[3] 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道路与铁道工程系 四川成都
[4] 四川成都
关键词
溜砂坡; 动力学特性; 自组织临界性; 防治工程;
D O I
10.16089/j.cnki.1008-2786.2004.01.017
中图分类号
P512.2 [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积作用];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溜砂坡是川藏公路中段较为严重的一种山地灾害。本文在自组织临界性理论的概念框架下,通过干燥沙石散粒体临界态单面坡沙堆实验,对溜砂坡的坍滑动力学特性进行了探索。实验发现,颗粒均匀的沙坡出现正态分布的、准周期的大规模"雪崩",而颗粒非均匀的沙坡的坍滑重量表现为难以界分的、多样化的负幂率分布,大规模坍滑的绝对规模较小,呈现自组织临界行为。基于自组织临界性系统具有的普适性,提出了溜砂坡"频率-规模"关系等灾害演化的初步规律。溜砂坡坡顶来沙和坡脚制约作用削弱,是造成坍滑发展的主要原因。针对坍滑的"牵引式"形式和实际工程条件,设计了一种能稳定溜砂坡坡脚、对基础条件要求低的新型支挡防护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97 / 103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非均匀散粒体自组织临界性机制初探 [J].
蒋良潍 ;
姚令侃 ;
李仕雄 .
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 2004, (18) :3178-3184
[2]   溜砂坡遥感解译标志与方法——以川藏公路然乌—中坝段为例 [J].
韦方强 ;
何易平 ;
胡凯衡 ;
崔鹏 ;
王成华 .
自然灾害学报, 2002, (04) :124-128
[3]   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北段地质灾害分布规律及防治对策 [J].
尚彦军 ;
杨志法 ;
廖秋林 ;
刘大安 ;
朱平一 ;
汪阳春 ;
王成华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2001, (04) :32-42
[4]  
分形[M]. - 清华大学出版社 , 张济忠 编著, 1995
[5]  
概率统计计算[M]. -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计算中心概率统计组 编著, 19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