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律复方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及其机理研究

被引:2
作者
安薇
杨静
张建忠
汪俊军
刘茂南
机构
[1] 武汉大学医学院药理学系
[2]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3] 武汉市新洲区人民医院 武汉湖北
[4] 武汉湖北
[5] 武汉
[6] 湖北
关键词
平律复方; 心律失常; PAF受体; 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 RT-PCR;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5 [中药药理学];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研究平律复方(PL)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并初步探讨其作用机理。方法:采用氯仿、氯化钙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三种心律失常动物模型,监测标准Ⅱ导联心电图;测定缺血再灌注大鼠血清肌酸激酶(CK)和乳酸脱氢酶(LDH)活性;放射配基受体结合法分析心肌组织血小板激活因子(plate-let activating factor,PAF)受体蛋白表达水平;RT-PCR法检测PAF受体mRNA表达水平;测定心肌脂质过氧化产物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结果:PL(ig,0.04、0.20、1.00 g.kg-1)对氯仿引起的小鼠心室纤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减少氯化钙致大鼠室颤的发生率,降低死亡率;可显著降低心肌缺血再灌注大鼠心律失常的发生率,缩短持续时间,与模型对照组比较,PL小、中、大剂量组心肌CK和LDH分别降低了35.4%、51.8%、57.5%和22.4%、34.4%、38.4%;剂量依赖性下调心肌细胞PAF受体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升高心肌SOD活性、降低MDA含量。结论:PL对氯仿、氯化钙以及心肌缺血再灌注诱发的心律失常均有较好的保护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下调心肌细胞PAF受体水平,抑制脂质过氧化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776 / 78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甘草水提液抗实验性心律失常的作用 [J].
黄彩云 ;
谢世荣 ;
杨静娴 ;
黄胜英 ;
高广猷 .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2003, (01) :13-15
[2]   川芎嗪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损伤保护作用的研究 [J].
万福生 ;
赵小曼 ;
刘波 ;
李金生 .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杂志, 1998, (03) :184-186
[3]   丹酚酸A对大鼠心肌缺血再灌注性损伤的保护作用 [J].
杜冠华,裘月,张均田 .
药学学报, 1995, (10) :731-735
[4]  
药理实验方法学[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徐叔云等主编, 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