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态势与优化策略研究

被引:5
作者
杨卫红 [1 ]
石雪梅 [2 ]
高鹏 [3 ,4 ]
张引 [5 ]
机构
[1] 国网北京经济技术研究院
[2] 国网安徽省电力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3] 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城市研究中心
[4] 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
[5] 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空间发展; 人口流动; 城市群;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1 [城镇形成与发展];
学科分类号
083304 ;
摘要
新型城镇化作为中国当前一种宏大的多层次城镇空间组织现象,引发了社会的普遍关注。本文在宏观、中观两个层次上,分别运用多情景预测分析、综合分析等方法,构建"区域-城市群"两层级分析框架,系统阐述该框架下不同地区的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态势和模式,并对新型城镇化空间发展格局的优化问题进行了初步思考。研究表明:中国区域梯度格局基本保持稳定,逐步面向区域均衡方向发展;东部、东北、中部、西部四大区域在人口流动方面的梯度格局显著,在发展趋势中基本保持稳定,但中西部地区在一系列政策支持下的后发追赶态势逐步显现。中国的城市群均呈现明显的地域性特征,整体而言,由东向西城市群的分布密度依次降低、发展规模逐渐减小、发展水平不断下降;从规模体系和空间分布两个维度识别出强核多中心、多核分散、极核集中三种城市群类型,每种类型呈现出不同的空间发展模式和区域分布特征,进而突显出针对不同类型的城市群实施差异化政策的必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69 / 7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城市地理学.[M].许学强; 周一星; 宁越敏; 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
[2]   人口回流与新型发展要素嵌入——对传统欠发达中部乡村地区新发展现象的思索 [J].
臧珊 ;
栾峰 .
上海城市规划, 2016, (04) :17-21
[3]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就地城镇化发展机制与路径 [J].
李健 ;
杨传开 ;
宁越敏 .
学术月刊, 2016, 48 (07) :89-98
[4]   上海市常住人口增长趋势研究:基于劳动年龄人口的情景模拟 [J].
刘群 ;
王咏笑 ;
王梦珂 .
世界地理研究, 2016, 25 (03) :88-98
[5]   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耦合效应解析的理论框架及技术路径 [J].
方创琳 ;
周成虎 ;
顾朝林 ;
陈利顶 ;
李双成 .
地理学报, 2016, 71 (04) :531-550
[6]   中国需要怎样的城市群? [J].
宁越敏 .
新民周刊, 2016, (02) :43-47
[7]   大城市群内新型城镇化发展的策略问题 [J].
姚士谋 ;
王肖惠 ;
陈振光 .
人文地理, 2015, 30 (04) :1-5+71
[8]   中国省际人口迁移格局演变及其对城镇化发展的影响 [J].
杨传开 ;
宁越敏 .
地理研究, 2015, 34 (08) :1492-1506
[9]   中国流动人口空间格局演变机制及城镇化效应——基于2000和2010年人口普查分县数据的分析 [J].
刘涛 ;
齐元静 ;
曹广忠 .
地理学报, 2015, 70 (04) :567-581
[10]   中国城市群等级类型综合划分 [J].
黄金川 ;
陈守强 .
地理科学进展, 2015, 34 (03) :29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