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植物中药材总DNA提取方法的比较
被引:66
作者
:
王培训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王培训
黄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黄丰
周联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周联
曹柳英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曹柳英
梁瑞燕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梁瑞燕
机构
:
[1]
广州中医药大学临床药理研究所
来源
:
中药新药与临床药理
|
1999年
/ 01期
关键词
:
DNA/分离和提纯;随机扩增多态性DNA技术/利用;中药鉴定;
D O I
:
10.19378/j.issn.1003-9783.1999.01.007
中图分类号
:
R282.5 [药材鉴定];
学科分类号
:
1008 ;
摘要
:
随机扩增多态性DNA(RAPD)技术已经应用于中药材的鉴别,如何从多种中药材提取到总DNA来进行相关性研究是一个关键的课题。从植物中提取基因组DNA的方案众多,其中较为流行的方案有三类:(1)用苯酚-氯仿(变性蛋白)作为提取介质。(2)用CTAB(既能裂解细胞壁,又能去除多糖)作为提取介质。(3)用高盐低pH介质作为提取介质(有效的蛋白沉淀剂)。经过比较,我们认为第(3)套方案快捷、经济,比较适于基层单位应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8 / 20+60-61
页数:5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