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区不同距离带上植物群落的结构对比

被引:10
作者
程占红
张金屯
不详
机构
[1]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2] 山西大学黄土高原研究所 太原
[3] 太原
关键词
芦芽山生态旅游区; 不同距离带; 植物群落结构; 群落环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8.15 [地植物学(植物群落学)]; Q143.4 [];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通过对芦芽山自然保护区植物群落的结构分析 ,揭示旅游活动和群落演替的内在机理 ,为景区植被保护和旅游管理提供依据 .结果表明 :不同地段上各植被层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 ,大部分景区的植被生长良好 .不同距离带上各植被层大致表现出近距离 <中距离 <远距离的格局规律 ,但其明显度不尽一致 ,说明各植被层反映旅游活动对群落结构作用程度的能力大小依次为乔木层 <灌木层 <苔藓层 <草本层 .5个旅游影响因子的变化趋势 ,反映了旅游活动对群落生态环境的结构作用的规律 .距游径的水平距离愈远 ,垃圾量愈少 ,林下死枝下高愈高 ,枯层愈厚 ,树桩量愈多 ,幼苗量也愈多 .不同距离带上的变化规律客观地描绘了旅游活动的规律性变化 ,近距离处旅游活动强度最大 ,中距离处次之 ,远距离处则最小 .图 1表 1参 8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景观生态学[M]. 中国林业出版社 , 徐化成编著, 1996
[2]  
植物群落学[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王伯荪 编, 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