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坡型泥石流的危害与防治

被引:41
作者
王士革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成都,
关键词
山坡型泥石流; 特征; 危害; 防治措施; 防治实例;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1999.03.007
中图分类号
P642.23 [泥石流];
学科分类号
0837 ;
摘要
山坡型泥石流具有规模小、暴发突然、破坏力强、预测困难、分布地区广泛等特征, 在大暴雨或特大暴雨的激发下, 常成群成带发生, 危害极大。人类对山区生态环境的破坏, 加剧了山坡型泥石流的发生。山坡型泥石流对山区居民点、铁路、公路和森林危害尤为严重, 并可为沟谷型泥石流提供充分的物质条件。山坡型泥石流的防治应遵循 “预防为主, 治理为辅”的原则, 主要防治措施有预防、预警报和治理等。本文给出了中国科学院庐山疗养院后山山坡型泥石流防治的实例。
引用
收藏
页码:46 / 5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北京山区泥石流防治对策探讨 [J].
张世清 ;
毕小刚 ;
刘振国 .
水土保持通报, 1992, (03) :46-51
[2]   香港坡地不稳定的原因、危害及其防护 [J].
苏泽霖 .
中国水土保持, 1988, (08) :47-52
[3]  
泥石流研究与防治[M]. 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编著, 19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