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注采井网的优化

被引:18
作者
陈国利
梁春秀
刘子良
刘运成
王国庆
机构
[1]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勘探开发研究院
[2] 中国石油吉林油田分公司
关键词
低渗透油气藏; 裂缝方位; 砂岩体; 井网; 海坨子油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E324 [油田布井原则及方式]; TE348 [低渗透油田开发];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油藏裂缝和砂体各有明显方向性、且渗透率沿二者方向显著增大的情况下,注采井网必须避免沿裂缝和砂体两个方向中任何一个方向可能发生的水窜水淹。松辽盆地1999年发现的海坨子油田属特低渗透岩性油藏,萨尔图油层的裂缝和砂体都具有明显方向性,在开展储集层沉积相、裂缝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数值模拟,对注水开发井网的井网密度、井排方向、井网形状、井距与排距、注采井数比及注水方式进行了优化,确定了适合该油藏特点的600m×150m菱形反九点面积注采井网。该注采井网实施后见到了较好的效果:采油速率达1.48%,预测采收率达20%;油田地层压力趋于稳定,日产液、日产油递减缓慢,综合含水上升平稳。菱形反九点井网有两个可调的井排方向,是适合于裂缝和砂体方向性明显油藏的最佳井网。图2表2参12
引用
收藏
页码:112 / 11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裂缝性低渗透砂岩油田合理注采井网 [J].
刘子良 ;
魏兆胜 ;
陈文龙 ;
马立文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3, (04) :85-88
[2]   特低渗透油藏井网型式数值模拟研究 [J].
杨思玉 ;
宋新民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1, (06) :64-67+12
[3]   低渗透油田开发注采井网系统设计探讨 [J].
张学文 ;
方宏长 ;
齐梅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3) :57-59+113
[4]   安塞特低渗透油藏合理开发井网系统研究 [J].
侯建锋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1) :95-98+19
[5]   松辽盆地南部构造裂缝成因机制及分布方向 [J].
刘子良 ;
梁春秀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5) :83-85+10
[6]   三间房组油藏沉积微相及其对注水开发效果影响研究 [J].
孙卫 ;
王洪建 ;
吴诗平 ;
陈杨艾 ;
朱永贤 ;
元连喜 .
沉积学报, 1999, (03) :443-448
[7]   低渗透砂岩油藏注水见效时间与井距关系 [J].
李云鹃 ;
胡永乐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9, (03) :3-5
[8]   非均质渗透率油藏井网模型选择 [J].
闫宝珍 ;
许卫 ;
陈莉 ;
张方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8, (06) :3-5
[9]   有天然裂缝的砂岩油藏的开发 [J].
王平 .
石油学报, 1993, (04) :69-75
[10]   地壳应力在低渗裂缝砂岩油田开发中的应用 [J].
王仲茂 .
石油勘探与开发, 1992, (04)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