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研究

被引:14
作者
李玉平 [1 ]
徐玉杰 [2 ]
李斌 [1 ]
郭欢 [2 ]
郭丛 [2 ]
陈海生 [2 ]
机构
[1] 华北电力大学
[2]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关键词
储能; 跨临界二氧化碳; 系统优化; ?分析;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172100
中图分类号
TK02 [蓄能技术];
学科分类号
080502 ;
摘要
面向电力系统对储能技术的迫切需求,以及针对压缩空气储能系统存在的技术与应用瓶颈问题,提出一种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系统利用二氧化碳超临界压力低且易液化特点,解决液化空气储能难于液化及低温储存的难题;进一步揭示系统性能随关键参数的变化规律,开展系统热力性能优化,获得系统最优效率,为49.15%;同时对系统及关键过程进行?分析,找出系统?损大的环节及内部原因。跨临界二氧化碳储能系统具有绿色、不受地理条件限制、储能密度较大等优点,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6367 / 6374+6499 +649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3]   一种新型的跨临界CO储能系统 [J].
吴毅 ;
胡东帅 ;
王明坤 ;
戴义平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 , 2016, (03) :45-49+100
[4]   中国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路径研究 [J].
白建华 ;
辛颂旭 ;
刘俊 ;
郑宽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4) :3699-3705
[5]   大规模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分析 [J].
国家电网公司"电网新技术前景研究"项目咨询组 ;
王松岑 ;
来小康 ;
程时杰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13, 37 (01) :3-8+30
[6]   新型液化空气储能技术及其在风电领域的应用 [J].
刘佳 ;
夏红德 ;
陈海生 ;
谭春青 ;
徐玉杰 .
工程热物理学报, 2010, 31 (12) :1993-1996
[7]  
Performance analysis of a novel energy storage system based on liquid carbon dioxide.[J].Mingkun Wang;Pan Zhao;Yi Wu;Yiping Dai.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2015,
[8]  
Overview of current development in electrical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ies and the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power system operation.[J].Xing Luo;Jihong Wang;Mark Dooner;Jonathan Clarke.Applied Energy.2015,
[9]  
Liquid air energy storage – Analysis and first results from a pilot scale demonstration plant.[J].Robert Morgan;Stuart Nelmes;Emma Gibson;Gareth Brett.Applied Energy.2015,
[10]   Thermo-economic comparison of Kalina and CO2 transcritical power cycle for low temperature geothermal sources in China [J].
Li, Saili ;
Dai, Yiping .
APPLIED THERMAL ENGINEERING, 2014, 70 (01) :139-1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