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河流域各市水资源承载力计算分析

被引:7
作者
付玉娟 [1 ]
何俊仕 [1 ]
强小嫚 [2 ]
刘洋 [1 ]
韩宇洲 [1 ]
机构
[1] 沈阳农业大学水资源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田灌溉研究所
关键词
水资源承载力; 辽宁省辽河流域; 多目标;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V213.4 [水利资源的管理、保护与改造];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摘要
为了探讨辽河流域各市的水资源承载状况,以水资源的极限承载力作为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根据最小生态需水量和适宜生态需水量分别计算了水资源可利用量的上限及下限,在此基础上用多目标计算了"生态一般型"、"生态良好型"及"生态良好节水型"三种方案下辽宁省辽河流域各市的水资源的"生产"、"生活"和"生态"的极限承载力,并根据各城市的特点对计算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生态良好节水型"方案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最好。
引用
收藏
页码:171 / 17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辽宁省水资源.[M].辽宁省水利厅编;仲刚主编;.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
[2]  
西北地区水资源合理配置和承载能力研究.[M].王浩等; 著.黄河水利出版社.2003,
[3]   对水资源承载力几个基本问题的新认识 [J].
王传武 .
水文, 2009, 29 (02) :24-27
[4]   基于极大熵原理的水资源承载力模糊评价 [J].
陈南祥 ;
班培莉 ;
张卫兵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1) :57-60
[5]   基于模糊识别理论的江西省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J].
陈卫宾 ;
董增川 ;
王声锋 ;
何长高 ;
李亚伟 ;
杜芙蓉 .
灌溉排水学报, 2008, (01) :61-64
[6]   水资源可利用量计算 [J].
王建生 ;
钟华平 ;
耿雷华 ;
徐澎波 ;
刘翠善 .
水科学进展, 2006, (04) :54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