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7°E经向断面上的副热带逆流

被引:16
作者
顾玉荷
孙湘平
许兰英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青岛
[2] 国家海洋局第一海洋研究所!青岛
关键词
137°E断面; 副热带逆流; 多支性; 带状结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731.27 [大洋环流];
学科分类号
0707 ;
摘要
根据137°E断面1967~1995年间冬、夏两季的温、盐资料,计算和分析了该断面的地转流和副热带逆流.主要结果如下:(1)副热带逆流在冬季和夏季均存在.冬季,副热带逆流出现1支、2支、3支、4支4种形式,夏季出现2支、3支两种形式,两季均以2支形式占优势.(2)冬季副热带逆流主要出现在22°~23°N、26°~27°N两区间;夏季主要出现在21°~22°N、24°~25°N两区间.(3)副热带逆流的流速呈带状结构,多为单束单核,个别为单束双核形式.流速具有更强,冬弱的特点.(4)副热带逆流的流量年际差异较大,多年平均而言,冬季流量为14.3×106m3/s,夏季的为22.9×106m3/s.(5)冬季,副热带逆流的“源地”与黑潮“源地”同为一体.前者是台湾省以东黑潮东侧海流的一个分支,并沿着暖脊、冷槽边缘而东流.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30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西北太平洋137°E断面海流的纬向体积输送 [J].
顾玉荷 .
海洋与湖沼, 1996, (01) :79-85
[2]   台湾与菲律宾以东海域冬季的环流结构及其变异 [J].
管秉贤 .
海洋与湖沼, 1989, (05) :393-400
[3]   副热带逆流二十年研究概况(续) [J].
管秉贤 .
黄渤海海洋, 1988, (01) :71-86
[4]   副热带逆流二十年研究概况 [J].
管秉贤 .
黄渤海海洋, 1987, (04) :65-72
[5]  
Splitting of the subtropical gyre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J] . Keiichi Hasunuma,Kozo Yoshida.Journal of the Oceanographical Society of Japan . 1978 (4)
[6]  
Japan[P]. HARRY CHISLET.中国专利:US1357688A,1920-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