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林采伐系统的生物质流分析

被引:10
作者
余爱华 [1 ]
赵尘 [1 ]
张正雄 [2 ]
机构
[1] 南京林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2] 福建农林大学交通学院
关键词
人工林; 采伐作业系统; 生物质流; 跟踪观察法;
D O I
10.16270/j.cnki.slgc.2012.05.028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针对伐区作业系统层面的人工林采伐作业,确定生物质流的分析方法和分析模型。分别研究南方常见的3种人工林即马尾松林、桉树林和杉木林的采伐系统,利用跟踪观察法进行试验分析,建立相应的生物质材料流动图和跟踪模型。分析结果表明:每公顷获得原木的干物质量以桉树林最大,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9.16%,达到68 927.05 kg/hm2。在杉木林和马尾松林伐区,原木干物质量分别占立木干物质量的53.35%和53.14%,原木干物质量分别为53 685.05 kg/hm2和50 916.44 kg/hm2。
引用
收藏
页码:11 / 14+32 +32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生物质能的热化学转化技术 [J].
张燕 ;
佟达 ;
宋魁彦 .
森林工程, 2012, 28 (02) :14-17
[2]   原木采集生产的生物质流特征分析 [J].
赵尘 ;
王大明 ;
张正雄 .
林业科学, 2011, 47 (05) :90-95
[3]   人工林采伐作业物质流分析 [J].
王大明 ;
赵尘 ;
李兆山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9, 33 (01) :139-142
[4]   木材采运系统物质流与能量流模式的分析 [J].
赵尘 ;
王大明 ;
张正雄 .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8, (05) :37-40
[5]   工业生态学在林业产业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与展望 [J].
赵尘 ;
黄新 ;
余爱华 ;
赵康 .
世界林业研究, 2008, (02) :32-37
[6]   浅析我国森林生态采运理论 [J].
余爱华 ;
赵尘 ;
邱荣华 .
西北林学院学报, 2007, (06) :153-156
[7]   工业生态学应用于生态采运研究的分析 [J].
赵尘 ;
黄新 .
森林工程, 2007, (05) :68-70
[8]   物质流分析的跟踪观察法 [J].
陆钟武 .
中国工程科学, 2006, (01) :18-25
[9]   试论以物质流分析方法为基础建立我国循环经济指标体系 [J].
刘滨 ;
王苏亮 ;
吴宗鑫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5, (04) :32-36
[10]   区域资源环境系统物质流动模式 [J].
何洪鸣 ;
周杰 ;
杨萍 .
数学的实践与认识, 2005, (01) :34-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