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牧交错带不同耕作方式土壤水分动态变化特征

被引:32
作者
马月存 [1 ]
秦红灵 [1 ]
高旺盛 [1 ]
陈源泉 [1 ]
李向东 [1 ]
隋鹏 [1 ]
黄凤球 [2 ]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区域农业研究中心
[2] 湖南省农业科学院土壤肥料研究所
关键词
农牧交错带; 保护性耕作; 土壤水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2.7 [土壤水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从耕作方式、覆盖和轮作3个因素系统地对莜麦整个生育期土壤含水量进行了动态的观测研究,结果表明,干旱地区单纯的免耕在提高土壤水分含量上作用不太明显,尤其是降低了表层土壤的含水量,免耕只有在覆盖下,才能真正起到增加土壤水分含量,提高水分利用效率的作用;而对于深松处理,无论是覆盖还是不覆盖,与传统翻耕处理相比,土壤水分均明显提高;同种耕作措施覆盖与无覆盖相比,覆盖处理下土壤含水量明显高于无覆盖处理;说明保护性耕作之所以能够提高土壤水分含量,关键因素在于残茬覆盖;同种耕作方式下轮作种植土壤水分含量与水分利用效率明显高于连作。可以看出,从理论上轮作深松覆盖处理是当地应采用的最佳耕作方式,然而,由于当地缺乏覆盖材料,因此,轮作深松是目前当地最适合的耕作方式。
引用
收藏
页码:2523 / 253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中国北方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深松效应与经济效益研究 [J].
何进 ;
李洪文 ;
高焕文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62-67
[2]   不同保护性耕作措施对旱作农田土壤水分的影响 [J].
李玲玲 ;
黄高宝 ;
张仁陟 ;
晋小军 ;
Kwong Yin CHAN .
生态学报, 2005, (09) :2326-2332
[3]   豫西黄土坡耕地保护性耕作保水效果研究 [J].
苏子友 ;
杨正礼 ;
王德莲 ;
蔡典雄 ;
姚宇卿 ;
吕军杰 ;
张洁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4, (03) :6-8+18
[4]   黄土台原旱地小麦机械化保护性耕作栽培体系的水分及产量效应 [J].
廖允成 ;
韩思明 ;
温晓霞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4) :68-71
[5]   保护性耕作适应性试验及关键技术研究 [J].
贾延明 ;
尚长青 ;
张振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2, (01) :78-81+8
[6]   保护性耕作对农田地表径流与土壤水蚀影响的试验研究 [J].
王晓燕 ;
高焕文 ;
李洪文 ;
周兴祥 .
农业工程学报, 2000, (03) :66-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