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52年太阳活动与江淮梅雨异常关系分析

被引:7
作者
程国生
杜亚军
陈烨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数理学院
关键词
太阳活动; 梅雨异常; 相关分析; 合成分析;
D O I
10.13577/j.jnd.2012.0423
中图分类号
P46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我国涝灾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其中6-7月的旱涝,大部分是由梅雨异常引起的。为了研究梅雨的影响因子,利用1954-2005年太阳黑子、江淮地区33站梅雨期降水资料,分析了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的影响。研究表明,梅雨量趋势系数的最大值中心位于杭州地区,而太阳活动与杭州地区的梅雨基本上没有关系。太阳活动对江淮地区梅雨量、梅雨强度的影响具有地域性。太阳活动与梅雨量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为负相关性、正相关性和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和南部梅雨量偏少,江淮中部梅雨量偏多;太阳活动与梅雨强度的相关关系由北向南,依次呈现正相关性、负相关性,太阳活动强的年份,江淮地区北部梅雨强度较强,江淮南部梅雨强度较弱。合成分析结果表明:太阳活动谷年江淮地区普遍偏涝。
引用
收藏
页码:161 / 167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ENSO引起的全球和局地环流异常对梅雨期降水影响过程的研究.[D].宗海锋.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大气物理研究所).2007, 05
[2]  
太阳活动区物理.[M].方成; 丁明德; 陈鹏飞; 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3]  
江淮梅雨的分析和预报.[M].周曾奎编著;.气象出版社.2006,
[4]  
日地空间物理学.[M].涂传诒等编著;.科学出版社.1988,
[5]   长江中下游地区梅雨与旱涝的关系 [J].
郝志新 ;
李明启 ;
郑景云 ;
葛全胜 .
自然科学进展, 2009, 19 (08) :877-882
[6]   近50a江淮梅雨的区域特征 [J].
毛文书 ;
王谦谦 ;
李国平 ;
景艳 .
气象科学, 2008, (01) :68-73
[7]   太阳活动驱动气候变化空间天气机制研究进展 [J].
周立旻 ;
Brian ATinsley ;
郑祥民 ;
王世杰 .
地球科学进展, 2007, (11) :1099-1108
[8]   东亚地区夏季旱涝分布与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关系 [J].
杨林 ;
魏应植 ;
丁一汇 ;
张秀芝 .
自然灾害学报, 2007, (05) :52-58
[9]   中国梅雨影响因子的研究综述 [J].
梁萍 ;
汤绪 ;
柯晓新 ;
何金海 .
气象科学, 2007, (04) :464-471
[10]   太阳活动与黄河流域降水关系分析 [J].
李春晖 ;
杨志峰 .
气象, 2005, (11) :4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