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模糊模型识别的石碑坪镇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被引:44
作者
邓胜华
梅昀
胡伟艳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土地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地整理; 社会生态效益评价; 模糊模型识别;
D O I
10.13708/j.cnki.cn11-2640.2009.03.012
中图分类号
F301.2 [土地管理、规划及利用];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83306 ; 0903 ; 0701 ; 070104 ;
摘要
研究目的:建立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指标体系,量化各指标并对其评价方法进行研究。研究方法:文献资料法、模糊模型识别法、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研究结果:(1)构建评价体系指标,其中大多数指标能够准确量化;(2)基于定性与定量的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对社会生态效益做出了整体的科学判断。研究结论:该案例的社会效益属于A3类(非常显著)、生态效益属于B2类(比较显著)。因此,模糊模型识别方法在土地整理社会生态效益评价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引用
收藏
页码:72 / 7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基于AHP的土地整理综合效益评价实证研究 [J].
覃事娅 ;
尹惠斌 .
河北农业科学, 2007, (02) :93-96
[2]   土地整理项目中的效益评价体系分析——以新疆阿克苏市某地土地整理项目为例 [J].
徐涞 ;
刘玲 .
安徽农业科学, 2007, (05) :1475-1476
[3]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体系研究及其应用 [J].
李岩 ;
赵庚星 ;
王瑷玲 ;
张韧 .
农业工程学报, 2006, (10) :98-101
[4]   土地整理效益评价指标建立及方法应用 [J].
张超 ;
高敏华 ;
黄昭权 .
国土资源导刊, 2005, (05) :20-23
[5]   农用地整理的生态环境效益评价 [J].
王玉芳 ;
李晓青 ;
游细斌 .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01) :79-81
[6]  
数学建模方法[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刘承平主编,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