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权力虚化、利益失衡到权益均衡的路径选择——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分配机制研究

被引:8
作者
田钒平
王允武
机构
[1] 西南民族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民族自治地方; 自然资源; 权益分配; 法律机制;
D O I
10.19898/j.cnki.42-1704/c.2008.03.025
中图分类号
D922.6 [自然资源与环境保护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8 ;
摘要
在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分配机制中,《民族区域自治法》建构了一个照顾民族自治地方和少数民族利益的制度框架:自治机关享有优先开发利用本地区自然资源的权力;国家根据统一规划和市场需求,优先在民族自治地方合理安排资源开发项目;国家在民族自治地方开发资源应做出有利于民族自治地方经济建设的安排,对输出自然资源的民族自治地方给予一定的利益补偿。然而,这些制度安排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应当以改善资源地民众的生存和发展状况为出发点和归宿,从提升政府的财政能力和民众的生存与发展能力两个方面改革和完善民族自治地方自然资源开发权益的分配机制。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2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西部地区自然资源开发模式探讨——以龙滩水电站库区为例 [J].
李甫春 .
民族研究, 2005, (05) :28-36+108
[2]   “绿色税收”在西部大开发中的作用研究 [J].
王政 .
经济问题探索, 2004, (03) :50-52
[3]  
论自然资源存在及开发与当地居民的权益关系[J]. 王文长.中央民族大学学报.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