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场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

被引:13
作者
李海光
施加春
吴建军
机构
[1] 浙江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浙江省亚热带土壤与植物营养重点研究实验室
关键词
土壤重金属; 污染场地; 空间变异; 地统计学; 污染源识别;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3 [土壤污染及其防治];
学科分类号
082803 ; 120405 ;
摘要
采用地统计软件GS+和地理信息系统(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GIS)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浙江省北部某电池厂(污染场地F1)和火电厂(污染场地F2)周边农田表层土壤(0~20cm)和亚表层土壤(20~40cm)汞(Hg)、镉(Cd)、铅(Pb)、锌(Zn)、铜(Cu)、镍(Ni)6种重金属的含量及其空间变异特征;通过反距离权重(inversedistance weighting,IDW)空间插值分析方法对未测点土壤重金属含量进行最优估计,并对这些重金属的来源进行初步识别。结果表明:对于污染场地F1,土壤Cd污染比较突出,有91%表层土壤样点Cd质量分数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2级标准值(Cd>0.3mg/kg);而且F1表层土壤Cd和Pb质量分数具有相似的空间分布特征,随着与污染场地距离的增加重金属含量逐渐降低;同时F1表层土壤Cd和Pb的质量分数均极显著大于亚表层土壤,说明污染场地F1周边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Cd和Pb污染主要来自外源污染,且污染源可能是污染场地F1;对于污染场地F2,土壤Cd和Hg污染比较突出,分别有63%和11%表层土壤样点Cd和Hg质量分数超过国家《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15618—1995)的2级标准值(Hg、Cd>0.3mg/kg),F2表层土壤Hg质量分数极显著大于亚表层土壤,说明污染场地F2周边农田表层土壤重金属Hg超标主要来自外源污染。综上可见,污染场地周边农田土壤重金属污染与污染场地的影响密切相关,应该引起高度重视。
引用
收藏
页码:325 / 33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浙北环太湖平原耕地土壤重金属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风险评价研究 [J].
施加春 ;
刘杏梅 ;
于春兰 ;
朱海平 ;
赵科理 ;
吴建军 ;
徐建明 .
土壤学报, 2007, (05) :824-830
[2]   水浴消解法测定土壤中的汞 [J].
黄勇 ;
陈蓓 .
中国环境监测, 2007, (03) :10+13-10
[3]   污染场地土壤重金属含量的空间变异特征及其污染源识别指示意义 [J].
张长波 ;
李志博 ;
姚春霞 ;
尹雪斌 ;
吴龙华 ;
宋静 ;
滕应 ;
骆永明 .
土壤, 2006, (05) :525-533
[4]   葫芦岛市连山区、龙港区土壤重金属空间分布及污染评价 [J].
李亮亮 ;
依艳丽 ;
王延松 ;
张大庚 .
土壤通报, 2006, (03) :495-499
[5]   土壤修复——新兴的土壤科学分支学科 [J].
骆永明 ;
滕应 ;
过园 .
土壤, 2005, (03) :230-235
[6]   太湖流域典型地区土壤全氮的空间变异特征 [J].
刘付程 ;
史学正 ;
于东升 ;
潘贤章 .
地理研究, 2004, (01) :63-70
[7]   长江水系河流沉积物重金属元素含量的计算方法研究 [J].
张朝生,章申,张立成,王立军 .
环境科学学报, 1995, (03) :257-264
[8]  
地统计学及在生态学中的应用[M]. 科学出版社 , 王政权编著, 1999
[9]  
Geostatistics in soil science: state-of-the-art and perspectives[J] . P. Goovaerts.Geoderma . 1999 (1)
[10]  
Urban Geochemistry: A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anthropogenic activity on the heavy metal content of soils in traditionally industrial and non-industrial areas of Britain[J] . J. Kelly,I. Thornton.Applied Geochemistry . 1996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