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生稻抽穗期与穗部性状的关系

被引:4
作者
袁继超
孙晓辉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雅安市
关键词
再生稻[49EJ]; 抽穗期; 穗部性状; 相关性[49EH];
D O I
10.16036/j.issn.1000-2650.1996.04.007
中图分类号
S511.42 []; S3 [农学(农艺学)];
学科分类号
0901 ;
摘要
通过挂牌标记,观察了再生稻株的抽穗过程及其与各穗部性状的关系,结果表明:再生稻的抽穗期长达近1个月,抽穗的前期和后期抽穗较慢,而以中期(9月4-13日)抽穗最多。从母茎第二节上萌发的再生稻株抽穗较早而集中,第四节位的抽穗迟而持续期长。早期抽的穗子较大,穗着粒和实粒数、结实率、千粒重及穗粒重较高,而后期特别是9月13日以后抽的穗子较小,穗部性状较差。在各穗部性状中,稳实粒数受抽穗期的影响最大,而千粒重则最小;在从母茎三个节位上萌发的再生稻株中,第二节位的各穗部性状受抽穗期的影响最小,而第四节位的则最大。
引用
收藏
页码:519 / 52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再生稻需氮特性和分次施氮的研究 [J].
袁继超 ;
孙晓辉 ;
田彦华 ;
马均 .
作物学报, 1996, (03) :345-352
[2]   留桩节位与母叶对再生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J].
袁继超 ;
孙晓辉 .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1996, (04) :523-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