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地面塌陷现状、成因及防治对策

被引:1
作者
张瑛
机构
[1] 辽宁省地质环境监测总站!沈阳,
关键词
采矿塌陷; 隐伏岩溶塌陷; 防治对策;
D O I
10.16031/j.cnki.issn.1003-8035.1998.03.016
中图分类号
P642.2 [动力地质及工程地质作用];
学科分类号
0814 ;
摘要
本文重点论述了辽宁采矿塌陷和隐伏岩溶塌陷的分布现状、危害及基本特征。前者危害最大,造成的损失最重。以抚顺煤田、本溪煤田、阜新煤田最为典型;后者危害次之,以瓦房店、海城、金州石棉矿最为突出。地面塌陷危害主要表现在突然毁坏城镇设施、工民建筑、农田、干扰破坏交通线路,造成人员伤亡。据统计分析,引发地面塌陷的主要因素是人为因素;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①矿产资源开发过程中的管理问题;②人为不合理的经济活动;③地面塌陷灾害防治研究工作薄弱。辽宁是采矿业发达的省份,一些大中型老矿区业已造成了城市地面塌陷等严重的地质灾害,而且日趋严重,一批中、小型及个体采矿区蜂拥而起,开采强度不断加大,如何控制老区灾害的扩大、新区灾害的产生,已成为我们地学工作者迫在眉睫的重大环境课题。为此,笔者提出了地面塌陷的几项防治对策。
引用
收藏
页码:94 / 9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辽宁省地质灾害及其技术对策 [J].
孙贵远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1992, (01) :2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