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作物需水与降雨径流调控的隔坡梯田结构优化

被引:11
作者
梁改革 [1 ,2 ,3 ]
高建恩 [1 ,3 ,4 ]
韩浩 [3 ,4 ]
孟岩 [3 ,4 ]
幸定武 [4 ]
赵文君 [1 ,2 ,3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国家节水灌溉杨凌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4]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关键词
作物需水; 降雨径流调控; WEPP; 隔坡梯田; 结构优化;
D O I
10.16843/j.sswc.2011.01.005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针对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坡地作物普遍存在的干旱缺水与水土流失问题,基于作物需水过程和降雨径流调控理念,利用WEPP模型对不同梯田模式下春玉米生育期的降雨、径流、入渗、蒸发、土壤水进行作物生育期需水耗水过程计算。结果表明:研究条件下,单一模式隔坡梯田不能完全解决春玉米需水与天然来水在时间上的错位问题,且一般情况下需要1∶6~1∶8平坡比收集降雨径流,土地资源浪费严重;结合水窖,不但能大量节约土地资源、满足作物需水,且隔坡梯田作物年产量、作物水分利用效率和降水利用效率较无隔坡条件均增加50%以上,基本实现作物增产和减少水土流失的双重目标;得出的典型模式隔坡梯田平坡比取值参考表可供黄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设计规划参考。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隔坡梯田与水窖蓄水配合,不但可满足作物生长过程需水,而且又可防止水土流失,是适宜推广的坡地降雨径流调控方式,这对坡地水土资源高效利用具有实际指导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隔坡集流梯田工程的研究与规划 [J].
裴金萍 ;
张宽地 ;
王志刚 .
中国农村水利水电, 2004, (11) :16-17
[2]   辽西低山丘陵区集流聚肥梯田土壤水分动态变化规律研究 [J].
戴武刚 ;
霍进忱 ;
邹桂霞 .
水利发展研究, 2002, (08) :31-32
[3]   WEPP在黄土高原坡面径流调控中的适用性研究 [J].
幸定武 ;
高建恩 .
人民黄河, 2008, (04) :66-67+95
[4]   黄土高原水平梯田质量及水土保持效果的分析 [J].
焦菊英 ;
王万中 .
农业工程学报, 1999, (02) :65-69
[5]   黄土高原隔坡水平梯田的标准问题探讨 [J].
肖永全 ;
叶殿秀 ;
刘岳俊 .
陕西气象, 1999, (03) :21-24
[6]   不同流失区隔坡梯田间距的确定 [J].
裴金萍 ;
沙际德 .
中国水土保持, 1995, (03) :19-21+62
[7]   隔坡梯田优化设计试验研究 [J].
高晓玲,蒋定生 .
水土保持研究, 1994, (01) :89-98
[8]  
农田水利[M].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 , 王庆河主编, 2006
[9]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新论[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吴普特, 2006
[10]  
人工汇集雨水利用技术研究[M]. 黄河水利出版社 , 吴普特等编著, 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