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分工协作理论视角下的产业集群竞争优势

被引:14
作者
魏剑锋
机构
[1] 河南大学工商管理学院
关键词
产业集群; 分工与协作; 竞争优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7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1202 ; 120202 ;
摘要
马克思对分工协作问题有深刻的论述,其劳动分工协作思想具有一般意义产业集群的基本生产方式是分工协作,因而,可以用马克思的分工协作理论对集群的竞争优势进行科学解释。集群是一种典型的集地理区域分工与产业分工于一体的现象,集群专业化的生产方式、内部企业间高度的劳动分工提高了企业生产、学习和创新效率。不仅如此,集群企业地理空间上的接近、共同和相似的技术需求、社会资本的存在、企业员工之间的非正式交流促成了企业之间密切的协作关系,协作不仅克服了分工与交易二者之间的矛盾,而且产生集体力和社会生产力。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Clustering and industrialization: Introduction [J].
Schmitz, H ;
Nadvi, K .
WORLD DEVELOPMENT, 1999, 27 (09) :1503-1514
[2]   COLLECTIVE EFFICIENCY - GROWTH PATH FOR SMALL-SCALE INDUSTRY [J].
SCHMITZ, H .
JOURNAL OF DEVELOPMENT STUDIES, 1995, 31 (04) :529-566
[3]  
经济学原理.[M].(英)阿弗里德·马歇尔(AlfredMarshall)著;廉运杰译;.华夏出版社.2005,
[4]  
国家竞争优势.[M].(美)迈克尔·波特(MichaelE.Porter)著;李明轩;邱如美译;.华夏出版社.2002,
[5]  
新兴古典经济学和超边际分析.[M].杨小凯;张永生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6]  
专业化与经济组织.[M].(澳)杨小凯;(澳)黄有光著;张玉纲译;.经济科学出版社.1999,
[7]  
产业组织和政府管制.[M].(美)G.J.施蒂格勒(GeorgeJosephStigler)著;潘振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