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黄土落水洞初步研究
被引:8
作者
:
张世武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所
张世武
韩庆宪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所
韩庆宪
白晓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所
白晓华
机构
:
[1]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所
[2]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灾害防治所 兰州
[3]
兰州
[4]
兰州
来源
:
中国水土保持
|
1992年
/ 06期
关键词
:
黄土;
土壤侵蚀;
落水洞;
D O I
:
10.14123/j.cnki.swcc.1992.06.012
中图分类号
: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黄土落水洞,是低凹地带湿陷性黄土长期遭受机械潜蚀和溶蚀作用的结果,它可分为黄土碟、黄土陷穴和黄土井三类。落水洞广泛分布于黄土高原,年降水量在450mm左右的湿陷性黄土地区陷穴、黄土井十分发育;黄土塬边及高阶地前缘陷穴、黄土井发育程度较好,粱区落水洞沿冲沟或小支沟呈串珠状分布;黄土丘陵地区峁坟上落水洞以陷穴为主,黄土碟次之,峁间宽缓的掌形地冲沟两侧及沟头陷穴和黄土井较为发育。黄土落水洞在滑坡、泥石流发育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它是黄土高原地区地下水补给的重要通道。
引用
收藏
页码:26 / 27+53+65
页数:4
相关论文
未找到相关数据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