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荒漠区濒危植物绵刺生理生态学特性的研究

被引:31
作者
王继和
吴春荣
张盹明
马全林
机构
[1] 甘肃省治沙研究所!甘肃武威
关键词
绵刺; 群落; 生理生态学; 濒危原因;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调查发现 ,甘肃境内的绵刺生长于河西走廊北部海拔 1 0 0 0~ 1 80 0m ,降水 60~ 1 80mm ,土壤为灰棕荒漠土的沙砾质戈壁上 ,分布面积约为 4840 2 .74hm2 ,群落组成成分分属 1 1科 37属 ,以戈壁荒漠区系成分占优势 (45 83 % ) ,亚洲中部草原成分次之(35 42 % ) ,古地中海成分也占有一定比例 (2 0 83 % ) ,可分为 5类 1 5个群丛组。绵刺解剖结构表现出叶片薄 ,栅栏组织与海绵组织的比值较小 ,主脉和导管不发达 ,抵御干旱的能力不强 ,以“假死”休眠方式逃避干旱是其抗旱的主要特色。因而认为绵刺并不是“进化”了的真正的旱生植物 ,而是起源于中生植物。其“旱生”特征是长期适应荒漠干旱环境而产生的一种被动忍受胁迫的非常缓慢的应变演化。绵刺耐盐碱、耐瘠薄、耐风蚀沙埋 ,生态适应性强。在全部的生态因子中 ,对土壤水分的依赖性和敏感性最强 ,同时对土壤质地、土壤盐分也有较高的要求 ,对土壤有机质和养分的要求不严。绵刺濒危过程的第一阶段发生在第四纪 ,冰期与间冰期自然环境剧烈变迁、气候严重旱化和土壤严重剥蚀是最主要、最直接的致濒原因 ;第二阶段发生在近代和现代 (人类历史时期 ) ,过牧、超采地下水、樵采等人为因素是主要的致濒原因
引用
收藏
页码:53 / 59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国家重点保护植物绵刺的适应性及其保护的研究 [J].
刘果厚 ;
贺晓 ;
吴丽芝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7, (04) :21-25
[2]   五种荒漠珍稀濒危树种引种及育苗试验研究 [J].
季蒙,童成仁,莎仁 .
内蒙古林学院学报, 1996, (01) :16-21
[3]   沙区五种珍稀濒危植物水分生理指标测定及分析 [J].
王理德,刘生龙,高志海,仲述军 .
甘肃林业科技, 1995, (03) :6-9
[4]   民勤红砂岗地区绵刺分布和繁殖方式及濒危原因调查 [J].
刘生龙,高志海,王理德 .
西北植物学报, 1994, (06) :111-115
[5]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Ⅱ.古季风变迁 [J].
安芷生 ;
吴锡浩 ;
汪品先 ;
王苏民 ;
董光荣 ;
孙湘君 ;
张德二 ;
卢演俦 ;
郑绍华 ;
赵松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11) :1209-1215
[6]   最近130ka中国的古季风——Ⅰ.古季风记录 [J].
安芷生 ;
吴锡浩 ;
汪品先 ;
王苏民 ;
董光荣 ;
孙湘君 ;
张德二 ;
卢演俦 ;
郑绍华 ;
赵松龄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命科学 地学), 1991, (10) :1076-1081
[7]   张掖东大山地区的植被 [J].
丘明新 ;
陈必寿 ;
不详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 1984, (03) :235-239
[8]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J].
竺可桢 .
中国科学, 1973, (02) :168-189
[9]  
内蒙古植被[M]. 科学出版社 , 中国科学院内蒙古宁夏综合考察队 编,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