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群决策网络分析法的中国“两型社会”综合评价

被引:3
作者
余江 [1 ]
张凤青 [2 ]
机构
[1] 武汉大学经济发展研究中心
[2] 武汉大学人口·资源·环境经济研究中心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群决策; 网络分析法; 两型社会; 综合评价;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X321 [区域环境规划与管理];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083305 ; 1204 ;
摘要
基于群决策的ANP分析法,构建了中国"两型社会"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中国"两型社会"水平在2000—2013年存在多次波动,整体为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上升的趋势。其中,持续增长的资源和环境总量造成中国"两型社会"总体评价水平下降,资源和环境潜力指标在2005年后的快速提高起到了积极作用,但由于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和降低环境污染的效率指标增长较慢,导致中国"两型社会"水平相对下降。研究发现,由于资源环境的效率指标增长远低于潜力指标,中国在"两型社会"建设中的资源和环境投入转化效率存在滞后和低效率。此外,环境指标在2011年后的变化显示,环境问题已成为限制中国未来"两型社会"建设的阻碍。
引用
收藏
页码:284 / 287+307 +30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两型社会”建设成效评估体系及其应用 [J].
陈晓红 ;
刘翔 ;
胡东滨 .
系统工程理论与实践, 2014, 34 (10) :2565-2572
[2]   山东省“两型社会”监测评价系统构建及实证分析 [J].
薛珑 .
山东经济, 2010, 26 (06) :142-150
[3]   “两型社会”建设环境指标体系研究 [J].
赵静 ;
曹伊清 ;
尹大强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S1) (S1) :245-248
[4]   区域两型社会的评价方法 [J].
曹立军 ;
周少华 .
求索, 2010, (04) :52-54
[5]   湖南两型社会发展评价模型与实证研究 [J].
陈瑜 ;
马北玲 .
求索 , 2009, (11) :37-39
[6]   中国“两型社会”建设及“两型产业”发展研究——基于长株潭城市群的实证分析 [J].
孙红玲 .
中国工业经济, 2009, (11) :25-34
[7]   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两型社会指标体系研究 [J].
陈黎明 ;
欧文 .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09, 26 (20) :37-41
[8]   科技教育评价中主客观赋权方法比较研究 [J].
俞立平 ;
潘云涛 ;
武夷山 .
科研管理, 2009, 30 (04) :154-161
[9]   论中国的“两型社会”建设 [J].
简新华 ;
叶林 .
学术月刊, 2009, 41 (03) :65-71
[10]   构建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评价体系 [J].
许俊杰 ;
宋仁霞 .
统计研究, 2008, (03) :108-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