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亚洲玉米螟化性类型与其发育历期的关系

被引:16
作者
鲁新
周大荣
机构
[1] 吉林省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2] 中国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 公主岭
关键词
亚洲玉米螟; 化性; 滞育后发育历期;
D O I
10.13802/j.cnki.zwbhxb.1999.01.001
中图分类号
S435.132 [玉米虫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26℃、16h光照条件下,一化性的公主岭和敦化越冬代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为48.48和44.43d,二化性的公主岭和白城越冬代玉米螟为28.29和22.42d,一化性玉米螟的滞育后发育历期长于二化性20d左右。一、二化性玉米螟个体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分布各有其特点,两种化性玉米螟的化蛹始期、高峰期和终期均有显著差异,一化性玉米螟均迟于二化性。人工滞育的一、二化性玉米螟的自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也表现了与越冬代相似的特点,人工滞育的一、二化性玉米螟的杂交F1代的滞育后发育历期居于双亲之间,且受父本的影响较大。人工饲养的一化性玉米螟F3代幼虫的发育历期比二化性长3d左右。
引用
收藏
页码:1 / 6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 条
[1]  
Three European corn borer populations in New York based on sex pheromones and voltinism[J] . W. L. Roelofs,J. -W. Du,X. -H. Tang,P. S. Robbins,C. J. Eckenrode.Journal of Chemical Ecology . 1985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