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成藏特征分析

被引:18
作者
杨贵丽
蒋有录
吕希学
机构
[1] 石油大学
[2] 胜利油田有限公司勘探处
关键词
火成岩; 成藏要素; 成藏模式; 济阳坳陷;
D O I
10.13673/j.cnki.cn37-1359/te.2005.01.009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从生、储、盖、运、圈、保六个方面概述了岩浆活动对油气成藏的作用。对济阳坳陷火成岩油气藏的有利成藏条件、分布规律进行了分析,认为火成岩储层的分布层位对火成岩能否成藏及运聚成藏方式具有较大的影响。根据火成岩储层与生油岩的空间分布及油气运聚方式,建立了三种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模式,即"下生上储"型、同层运聚型和"上生下储"型。其中同层运聚型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优越,是最有利的勘探目标;油源通道发育、储层物性好的"下生上储"型火成岩油气藏也是有利的勘探目标。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26+83 +8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济阳坳陷火成岩发育特征及其与二氧化碳成藏的关系 [J].
郭栋 ;
邱隆伟 ;
姜在兴 .
油气地质与采收率, 2004, (02) :21-24+6
[2]   渤海湾盆地第三系火成岩油气藏成藏条件探讨 [J].
操应长 ;
姜在兴 ;
邱隆伟 ;
王居峰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02) :6-10+9
[3]   裂谷盆地火山活动与油气藏的形成 [J].
金强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1, (01) :27-29+33
[4]   济阳坳陷下第三系火成岩储集层的控制因素 [J].
操应长 ;
邱隆伟 .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0, (05) :44-46+55
[5]   浅析断裂活动对火山岩油气藏形成的控制作用 [J].
白新华 .
特种油气藏, 1999, (01) :8-11
[6]   高青地区油气藏类型和分布特征 [J].
蒋有录 .
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8, (04) :33-37+5
[7]   岩浆活动对油气藏形成条件的影响 [J].
冯乔 ;
汤锡元 .
地质科技情报, 1997, (04) :60-66
[8]   东营凹陷新生代火山岩及其与盆地演化、油藏的关系 [J].
曾广策 ;
王方正 ;
郑和荣 ;
付瑾平 .
地球科学, 1997, (02) :43+45+44+46-50
[9]   辽河盆地东部凹陷天然气盖层评价 [J].
张占文 ;
陈永成 .
沉积学报, 1996, (04) :103-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