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义生成与虚拟学习环境系统中的知识建构机制设计

被引:13
作者
周跃良
林秀钦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知识科学与工程研究所
关键词
意义生成; 知识转化; 虚拟学习环境(VLEs); PRIME学习支持系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040110 ;
摘要
促进学生的意义获取,可以说是任何教学的核心目标,信息技术的教育应用也应该体现这个原则。而从已有的虚拟学习环境(VLEs)来看,由于大多采用隐喻式的设计方法,不能很好地实现这一原则,导致这些学习支持系统不能有效地支持真正意义上的教与学。从外在的符号、信息到学生能够理解的内化了的意义,是一个不断深入的信息加工过程。有效的学习支持系统应该体现对这个过程的支持,使信息技术能够帮助学习者进行适当的信息加工和知识转化。作为一种适合于中小学教学实际需要的VLEs———PRIME学习支持系统,就为教师创设的各种学习活动提供了一个整合性的、能够有效解决学生意义获取和反思加工的平台。本文不仅介绍了基于知识转化和意义生成理念进行VLEs设计开发的新思路,还介绍了PRIME的相关组成,为信息技术在中小学教育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8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Supporting distributed communities of practice with interactive television [J].
Squire, KD ;
Johnson, CB .
ETR&D-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2000, 48 (01) :23-43
[2]   Designing technology to support reflection [J].
Lin, XD ;
Hmelo, C ;
Kinzer, CK ;
Secules, TJ .
ETR&D-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1999, 47 (03) :43-62
[3]   Computers as mindtools for engaging learners in critical thinking [J].
David H. Jonassen ;
Chad Carr ;
Hsiu-Ping Yueh .
TechTrends, 1998, 43 (2) :24-32
[4]  
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M].[美]戴维·H.乔纳森(DavidH.Jonassen)主编;郑太年;任友群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