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壤科学复兴之道──献给我国土壤地理工作者

被引:4
作者
朱显谟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西北水土保持研究所
关键词
土,土壤,土壤形成过程,地质大循环,生物小循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7 [水土保持];
学科分类号
0815 ; 082802 ; 090707 ; 0910 ;
摘要
本文对整个土壤形成过程中“风化过程和成壤过程同时同地进行”的理论,作了新的补充;并在明确其局限性的基础上,针对这二个过程的实质,结合我国主要土壤的发生演变及其地理分布规律进行了总结研究以后,发现当前土壤工作中出现一些不容忽视的缺陷。其中较为重大的有:(1)在对待具体土壤性征尤其诊断层(diagnostichoriron)时,强调“统一形成”有余,而对“生物小循环”仅仅是在“地质大循环”轨道中某一比较稳定环节上,在有限深度内进行的实质考虑不够;(2)对于生物小循环中植物对营养元素的选择性吸收和以有机质、植物残体与腐殖质状态的积累和腐殖质作为“一个自然体的土壤”的基本特征等比较重视,而对矿质元素的生物反馈、淋溶迁移、生物成矿尤其粘土矿物的生物起源等有所忽视;(3)在进行土壤理化试验研究,尤其模拟实验时常将土(earth)代壤(soil)。促使研究工作背离实际,难于反映本质和满足生产需要。当前我国土壤地理工作面临的抉择是:要么“穿新鞋走老路”;要么改弦易辙,在充分发扬我国古代紧密联系生产实际的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善于吸取国外先进经验,尤其现代先进技术,在充分发挥我国土壤资源丰富和对土壤耕作培肥经验等优势,以及在土壤
引用
收藏
页码:1 / 1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管子地员篇校释[M]. 中华书局 , 夏纬瑛校释, 1958
[2]   江西红壤之气候问题 [J].
朱显谟 .
土壤学报, 1948, (01) :51-56
[4]   陕西太白山岩生植物和原始成土过程 [J].
朱显谟 .
土壤学报, 1963, (01) :3-11
[5]   酸性土、钙质土和盐渍土指示植物的化学成分 [J].
林厚萱 ;
章慧麟 ;
侯学煜 .
土壤学报, 1957, (03) :247-270
[6]   论原始土壤的成土过程 [J].
朱显谟 .
中国科学(B辑 化学 生物学 农学 医学 地学), 1983, (10) :919-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