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家庭生态足迹计算

被引:32
作者
尚海洋 [1 ]
马忠 [2 ]
焦文献 [2 ]
马静 [1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寒旱区水土资源研究室
关键词
家庭生态足迹; 生态足迹掠夺; 生态足迹不公平系数; 可支配收入; 家庭消费;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生态足迹是测度环境可持续发展的新方法。家庭生态足迹H(ousehold EcologicalFootprint,H EF)是利用生态足迹方法研究家庭消费所产生的环境影响。通过计算不同收入水平群体的家庭生态足迹,比较不同收入水平群体H EF差异,可以进一步揭示各收入水平群体间存在的“生态足迹掠夺”和生态足迹占用公平性。在阐述家庭生态足迹内涵意义及计算方法的基础上,以甘肃省2002年城镇不同收入水平群体为例进行实证研究。通过计算得到甘肃省2002年不同收入群体的家庭生态足迹分别为:最高收入群1.412×106ghm 2,高收入群1.131×106ghm 2,较高收入群1.860×106ghm 2,中等收入1.793×106ghm 2,较低收入群1.536×106ghm 2,低收入群0.724×106ghm 2,最低收入群0.578×106ghm 2,全省平均1.265×106ghm 2;分析经济收入与家庭生态足迹的关系表明,每增加1000元人均可支配收入,将增大0.2ghm 2家庭生态足迹;引入生态足迹掠夺及总生态足迹掠夺,并进一步计算生态足迹不公平系数为0.24,表明收入不同引起的足迹消费的不公平不突出。
引用
收藏
页码:408 / 4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Environm entalsustainability in agriculture:Dietm atters. Goodland R. Ecological Economics . 1997
[2]  
A m odified ecologicalfootprintm ethod and its application to Australia. Lenzen M,Shauna A M urray. EcologicalEcono-mics . 2001
[3]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accounting with the ecologicalfootprintconcept. W ackernagel M,Onisto L,Bello P,et al. Ecolo-gicalEconomics . 1999
[4]  
Consum ption patterns and theireffects on land required for food. P W Gerbens-Leenes,S Nonhebel. EcologicalEcono-m ics . 2002
[5]  
A m ethod to determ ine land requirements relating to food consum ptionpatterns. P W Gerbens-Leenes,S Nonhebel,W P M F Ivens. Ecological Economics . 2002
[6]  
Establishing national natural capital accounts based on detailed ecologicalfootprintand biologicalcapacity assessm ents. M onfreda C,W ackernagel M,Deum ling D. Land Use Policy . 2004
[7]   可持续发展定量研究的几种新方法评介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程国栋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0, (02) :61-65
[8]   可持续发展定量指标体系的分类和评价 [J].
徐中民 ;
张志强 .
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4) :82-87
[9]   中国西北地区的生态足迹 [J].
陈东景 ;
徐中民 ;
程国栋 ;
张志强 .
冰川冻土, 2001, (02) :164-169
[10]   中国西部12省(区市)的生态足迹 [J].
张志强 ;
徐中民 ;
程国栋 ;
陈东景 .
地理学报, 2001, (05) :598-6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