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干旱胁迫强度下白刺花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反应

被引:63
作者
王红梅 [1 ,2 ]
包维楷 [1 ]
李芳兰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关键词
白刺花; 干旱胁迫; 抗氧化酶; 生化伤害; 田间持水量; FC;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Q945.78 [协迫生理学];
学科分类号
0903 ;
摘要
植物代谢产物和抗氧化酶活性与干旱胁迫强度的定量关系是评估植物适应干旱能力的重要科学问题.本文采用盆栽试验设计,设置土壤田间持水量(FC)80%、60%、40%、20%4个干旱胁迫处理,研究了不同强度的干旱胁迫梯度上2a生白刺花(Sophora davidii)幼苗叶片内丙二醛(MDA)、脯氨酸(Pro)、可溶性蛋白质、光合色素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APX)、过氧化氢酶(CAT)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变化特点.发现:(1)MDA与Pro含量随着干旱胁迫强度的增加呈线性增加趋势.(2)蛋白质和光合色素含量在干旱胁迫梯度上呈"钟型"抛物线变化趋势,在60%~40%FC下含量最高.(3)4种抗氧化酶活性的变化趋势不尽相同.其中SOD与APX的活性在干旱胁迫梯度上的反应均表现为多项式变化规律,即在中度干旱下的活性显著升高,而重度胁迫下降低;CAT活性变化规律与SOD和APX活性的变化正好相反;POD活性则表现为倒钟型趋势,60%FC下活性最低.综合分析表明,可溶性蛋白质和光合色素的含量、SOD、APX、CAT以及POD不仅能够较好地指示干旱胁迫对幼苗叶片的生理生化伤害程度,并且可反应叶片开始受胁迫伤害的土壤干旱水平,但是MDA和Pro含量则无法指示;60%FC左右的土壤含水量是白刺花2a生幼苗叶片生理生化代谢受到伤害的干旱强度的阈值.图3参26
引用
收藏
页码:757 / 76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研究进展 [J].
杨帆 ;
苗灵凤 ;
胥晓 ;
李春阳 .
应用与环境生物学报, 2007, (04) :586-591
[2]   干旱胁迫下圆柏不同品种(系)叶绿素含量变化规律 [J].
赵瑾 ;
白金 ;
潘青华 ;
金洪 .
中国农学通报, 2007, (03) :236-239
[3]   植物对干旱胁迫的生理和分子反应 [J].
于景华 ;
王丽娟 ;
唐中华 ;
张信娟 ;
祖元刚 .
现代化农业, 2006, (12) :1-4
[4]   外来入侵种飞机草在不同环境胁迫下抗氧化酶系统的变化 [J].
鲁萍 ;
桑卫国 ;
马克平 .
生态学报, 2006, (11) :3578-3585
[5]   北方旱区不同树种抗氧化酶活性变化及与抗旱性的关系 [J].
陈吉虎 ;
余新晓 ;
孙明高 ;
有祥亮 ;
张长达 ;
谢港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6, (05) :120-125
[6]   干旱胁迫对多年生落花生生长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 [J].
应朝阳 ;
吕亮雪 ;
刘国道 ;
翁伯琦 ;
黄毅斌 .
热带作物学报, 2006, (01) :17-21
[7]   岷江上游干旱河谷海拔梯度上白刺花叶片生态解剖特征研究 [J].
李芳兰 ;
包维楷 ;
刘俊华 ;
吴宁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1) :5-10
[8]   植物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的作用机制、酶学及分子特性 [J].
孙卫红 ;
王伟青 ;
孟庆伟 .
植物生理学通讯, 2005, (02) :143-147
[9]   活性氧清除系统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机制 [J].
赵丽英 ;
邓西平 ;
山仑 .
西北植物学报, 2005, (02) :413-418
[10]   白刺花(Sophoraviciifolia)适应土壤干旱的生理学机制 [J].
王海珍 ;
梁宗锁 ;
郝文芳 ;
韩路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5, (01) :106-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