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透皮给药的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文婧 [1 ]
程昊 [1 ]
刘婷 [1 ]
李伟泽 [2 ]
郝保华 [1 ]
机构
[1] 西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中药系
[2] 中国药科大学药学院
关键词
连翘; 柔性纳米脂质体; 透皮给药;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83 [中药炮制、制剂];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目的:制备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并考察其透皮吸收规律。方法: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连翘苷以及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并对其形态及粒径大小进行分析;用改良的Franz扩散池,以离体小鼠皮肤为透皮屏障,以连翘苷为指标,用HPLC法测定其在接收池中的含量,进行连翘不同活性成分柔性纳米脂质体与连翘苷水溶液的体外透皮实验;计算累积渗透量、透皮渗透速率并进行比较。结果:制备的连翘苷柔性纳米脂质体(WN组)的平均粒径为(180.7±13.69)nm,Zata电位为-48.8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82.53±2.68)%;连翘挥发油与连翘苷相结合的柔性纳米脂质体(OWN组)的平均粒径为(212.3±15.31)nm,Zata电位为-51.2 mV,对连翘苷的平均包封率为(70.49±1.06)%。OWN组8 h累积渗透量为(291.92±23.22)μg/cm2,8 h透皮速率为36.49μg/(cm2.h),分别为连翘苷水溶液(WS组)和WN组的6.10和1.92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柔性纳米脂质体显著加速了药物进入皮肤的能力,连翘挥发油的加入更是促进了这一过程。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连翘挥发油的成分分析及其药理作用的研究进展 [J].
肖会敏 ;
王四旺 ;
王剑波 ;
谢艳华 .
时珍国医国药, 2008, (08) :2047-2048
[2]   丹参素柔性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包封率的测定 [J].
张阳德 ;
吴焕林 ;
王薇 ;
罗文杰 .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2008, (02) :161-163
[3]   β-环糊精包合连翘挥发油的工艺研究 [J].
王守愚 ;
徐淑卿 ;
史公良 ;
王丹 .
中成药, 2006, (06) :908-910
[4]   连翘挥发油抗炎作用的实验研究 [J].
郭际 ;
沈映君 ;
解宇环 .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05, (03) :136-137
[5]   柔性环孢素纳米脂质体的制备及其变形性 [J].
郭健新 ;
平其能 ;
黄罗生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9, (03) :27-31
[6]  
纳米药物学[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张阳德编著, 2006
[7]  
中药经皮给药制剂技术[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梁秉文主编, 2006
[8]  
经皮给药新剂型[M]. 人民卫生出版社 , 郑俊民主编, 1997
[9]   New Ultradeformable Drug Carriers for Potential Transdermal Application of Interleukin-2 and Interferon-a Theoretic and Practical Aspects [J].
Christian Hofer ;
Rudolf Hartung ;
Roland Göbel ;
Petra Deering ;
Antonie Lehmer ;
Jürgen Breul .
World Journal of Surgery, 2000, 24 :1187-1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