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水平和类糜蛋白酶活性的测定

被引:8
作者
谢华 [1 ]
何韶衡 [1 ]
魏继福 [1 ]
孙丽 [2 ]
陈萍 [2 ]
机构
[1] 汕头大学医学院变态反应学和炎症学研究所
[2] 沈阳军区总医院呼吸科
关键词
类糜蛋白酶; 白细胞介素18; 白细胞介素16; 白细胞介素8; 趋化因子,嗜酸细胞; 哮喘; 肥大细胞;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62.25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探讨哮喘患者IL-18、IL-16、IL-8、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eotaxin)的水平和类糜蛋白酶(chymase)活性。方法采用夹心ELISA法检测痰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Chymase活性测定使用琥珀酰-丙氨酸-丙氨酸-脯氨酸-苯丙氨酸-硝基酰苯胺(SAAPP)作底物,采用酶标仪以410nm波长连续监测吸光度的变化。结果Chymase活性测定12/32(37.5%)的哮喘患者痰液中水解SAAPP的酶活性高于对照组,类糜蛋白酶抑制剂SBTI、α1-AT可分别抑制这种酶活性的71.9%和72.1%;急性期哮喘患者痰中IL-18、IL-16、IL-8和eotaxin值均高于对照组;相关性分析表明IL-8与IL-16(r=0.55,P<0.05)和eotaxin(r=0.41,P<0.05)之间存在弱正相关;IL-18与IL-16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r=0.64,P<0.01);IL-18与IL-16均与eotaxin有显著正相关(r分别为0.66和0.64,P<0.01);eotaxin、IL-18、IL-16、IL-8与嗜中性粒细胞、上皮细胞、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均无明显相关性。结论哮喘患者痰液中IL-18、IL-16、IL-8、eotaxin水平及chymase活性增高,表明它们在哮喘发病机制中可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01 / 2204
页数:4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