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流行情况分析

被引:37
作者
李锡太
曲梅
王全意
贾蕾
黎新宇
吴晓娜
林晖
李洁
刘白薇
黄芳
机构
[1] 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传染病地方病防治所
[2] 首都医科大学
关键词
手足口病; 流行病学; 柯萨奇病毒A组16型(CoxA16); 肠道病毒71型(EV71);
D O I
10.16506/j.1009-6639.2010.09.030
中图分类号
R725.1 [小儿传染病];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通过对2009年北京市手足口病流行病学和病原学特征的分析,为手足口病的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北京市2009年手足口病疫情监测数据进行流行病学分析。运用SPSS16.0统计软件,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北京市2009年共报告手足口病例24 483例,死亡4例,发病率为144.44/10万,病死率0.02%。手足口病发病地区分布广泛,四季均可发病,以春夏季多见,5~7月为发病高峰季节,以托幼机构和散居儿童发病较多,发病率最高年龄段为1~5岁,占83.78%,男性多于女性。病原学监测结果肠道病毒71型阳性率34.8%,柯萨奇病毒A组16型阳性率为52.6%。结论北京市手足口病的发生有明显年龄、性别、季节差异,EV71是近年来引起儿童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但2009年肠道病毒71型的比例有所下降,柯萨奇病毒A组16型的比例有所上升。
引用
收藏
页码:868 / 870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手足口病流行特点及其防治 [J].
何家鑫 ;
沈晓娜 .
海峡预防医学杂志, 2001, (03) :22-24
[2]  
天津市由C_(OX) A_(16)肠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流行.[J].于长水;肖明华;张之伦;庄凤仙;叶智贞;田秀琴;杜正武;刘福荣;郭宝林;.中华流行病学杂志.1985, 02
[3]  
医学微生物学.[M].贾文祥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