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他性机制的重构和准公共产品受益的均等化——一种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新路径

被引:14
作者
叶航
王国梁
机构
[1] 浙江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准公共产品; 排他性机制; 公共服务均等化; 本质属性; 包容性增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062.6 [公共经济学];
学科分类号
0201 ;
摘要
排他性作为准公共产品的一项技术特征,其机制设计决定于准公共产品的本质属性,即其社会性,这就要求排他性机制的设计必须与包容性增长和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相适应。对准公共产品的排他性机制进行重构,应依据该类产品的公共性、排他性的强弱以及消费过程中的不均等性对个人效用、经济增长和社会稳定的影响大小,分别设计不同的排他性机制,并从根源上摒弃原有的非均衡发展战略,优化财政支出结构。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9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准公共产品的性质:定义、分类依据及其类别 [J].
陈其林 ;
韩晓婷 .
经济学家, 2010, (07) :13-21
[2]   公共产品概念和本质研究综述 [J].
李阳 .
生产力研究, 2010, (04) :30-32+35
[3]   我国财政均等化现状及形成机理分析 [J].
孙勇 .
财经问题研究, 2009, (08) :96-100
[4]   论准公共品的本质特征和范围变化 [J].
任俊生 .
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02, (05) :54-59
[5]  
以共享式增长促进社会和谐.[M].林毅夫等; 编.中国计划出版社.2008,
[6]  
产权的经济分析.[M].(美)Y.巴泽尔(YofamBarzel)著;费方域;段毅才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7]  
微观经济学.[M].[美]雷诺(L·G· Reynolds) 著;马宾 译.商务印书馆.1982,
[8]   FEDERALISM AND FISCAL EQUITY [J].
Buchanan, James M. .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1950, 40 (04) :583-5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