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与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关系

被引:34
作者
周丽
高玉峰
邱海棠
杜莲
郑玉萍
蒙华庆
机构
[1] 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心理卫生中心
关键词
心理健康; 生活事件; 应付方式; 留守初中生; 横断面调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4.2 [青少年心理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了解农村留守初中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与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心理健康诊断测验(MHT)、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和应付方式问卷对重庆市348名农村初中生进行调查。结果:(1)农村留守中学生心理问题检出率为6.2%;(2)农村留守中学生MHT总分、孤独倾向、自责倾向、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因子得分均高于非留守学生[如,MHT总分(42.7±1.1)vs.(33.6±1.6),P= 0.004];(3)留守组学生的人际关系、受惩罚、健康适应因子分[(8.8±0.4)vs.(7.6±0.5)、(7.9±0.4)vs.(6.3±0.6)、(4.4±0.2)vs.(3.0±0.3),P=0.031、0.027、0.000]及幻想、退避、合理化等消极应付方式因子分[(6.2±0.6)vs.(3.9±0.2);(7.3±0.2)vs.(4.8±0.2),P=0.008、0.006、0.000]均高于非留守组;(4)相关分析表明留守中学生MHT总分与消极应付方式和生活事件量表中除丧失因子外各因子均呈正相关(r=0.26~0.48),生活事件量表中丧失因子与MHT各因子相关性最低,应付方式问卷中懈决问题因子与MHT身体症状、冲动倾向呈负相关(r=-0.21~-0.33);(5)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各因子能解释MHT总分、学习焦虑、冲动倾向、身体症状、对人焦虑因子中36%~53%的变异。在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事件对心理健康水平影响较大。消极应付方式中幻想因子对MHT总分最具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达61%。而学习压力因子对学习焦虑最有预测力,单独解释量为38%。结论:农村留守中学生存在较多心理问题,生活事件和应付方式是影响其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生活事件中人际关系、学习压力因子是心理健康的重要预测指标;积极应付方式和消极应付方式都与心理健康相关,但消极应付方式对其影响更大。
引用
收藏
页码:796 / 800+805 +80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J].
岳慧兰 ;
傅小悌 ;
张斌 ;
郭月芝 .
教育实践与研究(A), 2006, (10) :4-6
[2]   亲子教育缺失与“留守儿童”人格、学绩及行为问题 [J].
范方 ;
桑标 .
心理科学, 2005, (04) :855-858
[3]   农村"留守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其干预 [J].
李宝峰 .
教育探索, 2005, (05) :82-83
[4]   我国留守儿童状况研究 [J].
段成荣 ;
周福林 .
人口研究, 2005, (01) :29-36
[5]   初中生的生活事件、应对方式与不良情绪的结构模型研究 [J].
井世洁 ;
乐国安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3) :256-257
[6]   军校医学生生活事件、应付方式与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J].
李茹 ;
张志群 ;
王育强 .
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 2004, (02) :165-166+168
[7]   “留守孩”心理健康水平分析 [J].
黄爱玲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05) :351-353
[8]   托管人对外出打工者子女个性的影响 [J].
田小兵 ;
杨正伟 ;
马静 ;
冯文广 .
现代预防医学, 2003, (05) :671-673
[9]   福建省284名中学“留守孩”的心理健康状况 [J].
王东宇 ;
林宏 .
中国学校卫生, 2003, (05) :521-522
[10]   中学生应对方式的初步研究 [J].
黄希庭 ;
余华 ;
郑涌 ;
杨家忠 ;
王卫红 .
心理科学, 2000, (01) :1-5+124